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师资 >> 正文
教育部人事司中国教育报联合推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三
发布时间:2011-10-25    文章录入:    点击:[]

——坚守职业道德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10-21

主题:敬业爱生

忠诚教育事业真心关爱学生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四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即:热爱教育事业,有自己真正理解了的教育理念,能够全面把握学科知识,会反思和会研究。在这四个方面中,热爱教育事业是前提性的条件,其核心是始终要有爱心和恒心,自愿投身于教育事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有怎样的诱惑,都始终坚守在本职岗位上,做到“敬业爱生”。

“敬业”是一项职业对其从业者设定的原则性道德规范。对于高校教师,“敬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当前,高校教师要坚决摒弃心态浮躁、学术功利化、轻教厌教等流弊,恪尽职守,乐教勤业,勇于创新,堪为师表,将“敬业”精神内化为一种道德自觉。

“爱生”就是要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他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这正是霍懋征老师提到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要义所在,这也是东北师范大学多年来在教师中一直倡导“尊重的教育”理念的要义所在。

校园献智奉爱讲台燃烧激情

《中国高等教育》总编辑 陈浩

敬业爱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在。没有情就不会有爱,没有激情哪来大爱!大学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求知渴望、充满梦想、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希冀的优秀知识青年群体,教书育人职责决定大学教师必须时刻保持充沛的工作激情,不断献智奉爱。有许多老一辈教师,一登讲台就激情飞扬,时刻把学生成人成才挂在心间,深受学生爱戴。现在有的大学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精神懈怠和心浮气躁之风,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成天围着讲台转没有价值,备课、上课不认真,严重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甚或下降。这种教学态度和精神状态,是谈不上敬业爱生的。激情唤起责任,激情改变平庸。唤醒大学教师的工作激情,是改变上述现象的重要环节。

大学教师敬业爱生的激情来自何方?来自对崇高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来自对职业道德的他律和自警自醒。胸中有理想,激情就迸发,私心就避让。理想信念一淡化,人生目标必虚化,社会责任就弱化。有的教师没有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职责、终身事业,认为这个谋生手段来钱来得少和慢,就把主业当副业,哪个来钱多和快,就往哪儿钻,不能恪尽职守,不惜败坏师德师风。这也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教育不只是针对大学生的,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同样需要教育和自我教育。树立崇高职业理想,牢记课堂神圣、育人神圣、学术神圣,把育人和科研当成事业不懈追求,才会燃起工作激情,激发刻苦钻研和改革创新的欲望与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在敬业爱生中实现人生价值,享受被学生、被社会敬重的快乐。

回归教师本源践行育人天职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 秦绍德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将人培养成为人。这前一个“人”和后一个“人”是不一样的。前一个“人”是指自然人或者不完全的社会人;后一个“人”是社会人,是具有知识、才能和素养的人,是具有完全人格的人。

因此,任何学校,从小学到大学,从国民教育到继续教育,中心任务,或者说根本职责就是育人。学校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所,更不是应试的机器。即使是赋予多重任务的大学,也应以育人为中心,知识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都要围绕育人,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大学。

在学校里,谁主要承担育人的责任?教师,只有教师。因此我们常说: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这一点难道还有教师不明白?明白大道理是一回事,实际做得如何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看到有不少诲人不倦的老师,他们一辈子的心血都花在学生身上,但同时也看到有一些教师忘却了天职。他们都很忙,忙这忙那,唯独在育人上用心不够,花精力更少。有的教师干脆把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甩给辅导员。我们不少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也没有有效地落到育人上。所以育人始终讲起来重视,做起来不重视。

根据我几十年在学校的工作体会,育人用心与否影响一代学生的未来,而教师一言一行是否为人师表,与学生关系是否紧密,是否关爱学生,事实上都在无形地影响学生。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在育人上多下一分功夫,明天学生就会在社会上回报我们,他们会把我们看作是终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尽天职,社会才称誉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正是所有教师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