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师资 >> 正文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三)
发布时间:2012-03-09    文章录入:    点击:[]

三、对策建议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导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急需解决导师队伍中存在着的“够不够”、“能不能”、“做不做”等问题。“够不够”指的是有没有满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数量足够的导师队伍,“能不能”指的是导师的水平和能力能不能很好地承担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责,“做不做”指的是导师能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更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和着力点。

1.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双导师制”的推进与落实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62.5%的校内导师正承担着企业立项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课题,有60.8%的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有合作的研究项目。但是,在共同指导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只有40%的校内导师表示是通过研究项目合作来确定校外导师的,也只有48%的校外导师表示是因为有项目合作而被确定为研究生校外导师的(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通过研究项目合作成为校外导师的比例要低于合作研究项目本身的比例,这一方面表明,校企研究项目合作是遴选研究生校外导师最主要的途径,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在校企科技合作方面已建立的优势还没有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很好地发挥出来。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把科技合作的优势转化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优势。

表4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聘任方式调查统计结果%

 

通过项目合作

学校安排

个人联系

校内导师

40

17.1

30.6

校外导师

48

20.6

27.5

首先,要建立起具有实效的、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事业实际部门愿意积极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双导师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如果校企合作既能够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解决技术或管理难题,又能够为企事业单位输送符合其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那么企事业单位就必然有参与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愿意成为高校的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外导师的输出方。因此,一方面,高校的校内导师要加强与产业、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度参与到合作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中,努力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更多的技术难题,并以校企科技合作项目为纽带把校内外导师紧密联系起来,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更多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给予研究生更加细心和精心的指导;另一方面,高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邀请企事业单位全面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更加注重产业、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见,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更具针对性,职业导向更加明确,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其次,要进一步扩大产学研合作的规模,增加合作单位的数量和科技合作项目的数量,使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平台,使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成为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使更多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成为研究生校外导师;同时,要努力提升产学研科技项目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与更多的大型企事业、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合作,充分利用这些企事业单位研发基础好、高水平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密集的优势,建立起更好的校外实践基地,选聘更多的优秀校外导师,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参与高水平合作项目的研发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锻炼、指导和提高。

2.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评聘制度

导师的素质与指导能力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导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指导能力,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建立完善的导师评聘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3]。

在“双导师制”指导制度下,校内导师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和科研方法,其评聘条件更多的应是考察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这与学术型研究生导师的评聘条件基本一致,但同时也应当考核其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对行业发展的了解程度、对专业学位职业指向的认识程度、与企事业实际部门的研究合作情况、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或管理难题的能力等等。对于校外导师,因其职责重在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对其评聘应当主要考察其专业技能的水平、组织管理的能力和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本次调查问卷专门就校外导师的基本评聘条件进行了调查。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校内外导师与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认为设立明确的校外导师评聘条件是必须的,而且对于校外导师的职称、学位、职业资格等三个基本条件的要求也有相当一致的看法。其中,超过6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校外导师应当具有职业资格证书,超过70%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校外导师应当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的职称(如表5所示)。这就是说,校外导师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并取得学位、具备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业的资格并达到一定水平才具备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资格。同时,问卷调查结果也反映出研究生、校内外导师和管理人员对校外导师学位和职称的具体标准还存在较大分歧,比如,选择职称是中级及以上的比例和选择职称是副高及以上的比例、选择学位是学士及以上的比例和选择学位是硕士及以上的比例都比较高,这说明参与调查者都认为,学位和职称并不是体现校外导师专业技能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主要标准。因此,高校在设立校外导师评聘条件时应当更多地听取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士的意见,依据行业实际才能够制定出正确的、切实可行的遴选标准。

表5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评聘标准调查统计结果%

内容

意见

研究生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管理人员

是否必须

应该有

78.1

81.2

74.5

83.8

职业资格

需要职业资格

60.0

61.6

57.8

70.3

 

职称要求

副高及以上职称

42.4

46.5

44.1

48.7

中级及以上职称

31.2

34.7

34.3

27.0

不需职称要求

21.3

18.0

17.7

24.3

 

学位要求

硕士及以上学位

47.2

54.3

49.0

70.3

学士及以上学位

29.6

36.3

38.2

24.3

不需学位要求

17.9

8.6

9.8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