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外语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先行
发布时间:2010-12-23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光明日报   2010-12-03

近日,据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对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约三成失业大学毕业生持续性集中在英语、法律、会计、计算机等少数专业。高职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相对更严重。与此对照鲜明的是,行业调查结果显示,翻译行业高端人才缺口很大,达90%以上。英语人才的高失业率与人才缺口比例形成巨大反差,说明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严重错位。

早在1997年,《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北方课题组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39个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技能基本满意,但对其整体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其结论是毕业生单一的外语模式已经不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后来甚至有专家大胆指出“英语、计算机这类专业将会消失”。现在看来这不是危言耸听,危机已然出现。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某些院校的英语专业扩招盲目,扰乱了人才市场供求规律,且造成培养质量下降;其二,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普及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从普通英语发展到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课程的开发,强化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技能,相应地,使英语技能不断“去精英化”,趋于普通化、大众化、平常化;其三,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学科领域的深化,语言运用必须与专业领域的职业实践密切结合,职业话语日益呈现专业性、技术性、情景性特征,普通日常话语能力难以应对职业需要。

因此,中低端英语人才的需求势必越来越少,高端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倾向于领域专业化。于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但如何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仍然争议不断。小语种由于招生人数少,尚未呈现突出的矛盾,但仍然面临着同样的深层问题。

危机当前,凸显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今语言教学的趋势告诉我们,不但外语课程的设计要基于需求分析,外语专业的设计和外语人才的培养也要基于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理论体系需要扩展,一个突破了课程框架的、适用于外语人才培养的立体、动态的需求分析系统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语专业需求分析的设计必须采用跨学科视角,即语言、教育、职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视角。需求分析不能只注重单一的语言需求,满足于得出流于表面的静态文本和工具性技能列表,还应涵盖对语言所使有的语境和功能的研究,不以文本而是以英语工作任务为研究单位,不以语言技能而是以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内容,注重分析语言作为行为在具体职业语境中的行为实施能力。这是语言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成果。外语专业的需求分析要勇于打破学科框架,不但要研究语言需求,还要研究社会领域需求、职业需求、岗位需求以及制约语言功能实现的语境需求。

其次,外语人才需求分析的实施应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从国家制定教学政策,教育机构进行具体规划,行业机构进行外语培训,到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需求分析都应当成为核心和基础。这些需求分析的设计和实施具有不同的精密度和侧重点,应当构成一个有机的、动态的连续体。

第三,外语人才需求分析的系统性还体现在其时空的立体性。时间上,有共时与历时的需求分析,空间上,要面向不同学历的外语专业毕业生、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院校和用人单位进行层次化的需求分析。应当在专业前、专业中、专业后、就业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等多个时间段连续进行追踪性的需求分析,以便合理预测学习者需求,科学规划、调整长、中、短期教学计划与大纲,及时总结和改进课程设计,不能等到失业现象已经大量出现再去反思。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界对需求研究不够重视,国内只有少数关于改善课程设置的小规模实证研究,而且需求分析目标、内容、方法和信息来源都显得单薄。需求分析重在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与定量研究,既应有问卷调查等定量数据,又应结合访谈、个案分析等定性研究,最好将各种统计方法和信息来源结合运用,互相印证,既有量的规模,又有质的深度。

当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不断社会化、市场化,决定了需求分析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这不是一种功利性的追求,而是高等教育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化的需要。国外各类教育管理机构非常注重各层次教育中的需求分析,定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行全国性的需求分析项目。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必须要加强“需求分析”意识,构建动态的外语人才需求分析系统,不断调整专业办学方针或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战略规划,保障国家的人才资源合理利用,顺利实现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