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复旦大学拟实施"望道计划" 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发布时间:2010-12-1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12—14

教育部网站今日发布《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在数、理、化、生几个基础学科开始实施“望道计划”,构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努力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方案提出了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总体目标:在数、理、化、生几个基础学科开始实施“望道计划”,构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努力使这些优秀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该项目将分以下几个阶段目标来完成:第一阶段,探索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最终将最优秀的学生通过该计划地培养,脱颖而出;第二阶段,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通过聘请国际一流专家学者,采用最新进的教材,以及小班化的研讨与探究,使这些学生具备该领域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思考和学习能力;第三阶段,为优秀本科学生参与某专业领域前沿研究搭建平台,形成从学校到院系直至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培养体系;第四阶段,为优秀本科生的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通过聘请国际一流学者来校教学以及选派学生到国际一流学校进行交流,使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第五阶段,在结束本科阶段学习之后,优秀学生将被选送到国际一流的研究小组进一步深造,使他们能在最优异环境下,培养成为一流科学家。

为实现上述目标,复旦大学拟搭建6个平台,集全校之力为拔尖学生的培养创造一切条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研究活动中的主动性,同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计划进行培养。具体的改革措施如下。

1.   在《培养方案》内,拓展“拔尖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

第一个平台:采用理科综合基地班模式,增设理科基础课程平行班,加强课程的深度或广度,为“拔尖人才”后续参与研究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第二个平台:借助小班教学的培养模式,有计划地推进探究式(研讨式)课程建设。

第三个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开设专业基础课,并直接与这些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授课与研讨。

2.在《培养方案》外,鼓励“拔尖人才”接触专业领域前沿研究。

第四个平台:以院系各研究领域为划分基础,开设若干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班。学生可以自主有选择参加其中一个或几个研讨班,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为之后的科学研究构筑桥梁,并为申请和开展“莙政”、“望道”等大学生科创研究项目做准备。该平台是《培养方案》内外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方案》外三个平台的基础。

第五个平台:学术研究资助平台资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

第六个平台:国际交流平台资助学生赴海外著名高校进行个交流学习,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方案明确了该项目需要用来保障改革措施进行的配套政策:

1.制度建设。“拔尖人才”计划的实施,涉及到系列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中涉及到学籍管理、培养方案制定、导师制度、助教制度、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平台的建设、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的开放制度等。另外,为配合“拔尖人才”的选拔、参与“拔尖人才”初、高中阶段的培养,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而制定系列课程、丛书、科研见习计划。

2.条件支持。需要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中全力配合,图书馆、人事处、研究生院,乃至后勤部门都将制定配套方案。各试点院系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示范实验中心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科研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3.经费管理。培养经费单独立项,专管专用:年初由工作组做出经费的预算及分配方法,工作组配备秘书具体落实,年底工作组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

4.后期拓展。鼓励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并建立相应后续培养方案。对于特别优秀的“拔尖学生”,将推荐到国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一步深造。有些学生可以进入到“望道计划”二期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为保障该项目顺利完成,还应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家组、由相关院系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副系主任)及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另外还应该建立导师制,由各院系组织教授组作为入选“望道计划”的学生的导师,并参与开设专题讨论班的机会。同时名望高、学术造诣深厚的院士、专家就可以结合本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一起来担任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