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师资 >> 正文
教育部人事司中国教育报联合推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一
发布时间:2011-10-25    文章录入:    点击:[]

—坚守职业道德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1-10-21

主题:爱国守法

承担社会责任担当学生表率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袁振国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把爱国守法列为第一条,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

爱国守法是我国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教师法》规定,教师要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和法制教育;《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教师必须首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爱国守法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责任。高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明传承的重要使命,特别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加剧、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爱国守法,是高校教师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教师应该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

爱国守法是高校教师应有的道德担当。高校教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承担者和依靠者。在价值多元化、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舆论导向的作用日益凸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高校教师应当成为榜样,自觉抵制违反国家法律、有损国家形象和人民根本利益的言行,为国家持续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热爱祖国人民遵守法律法规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

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来看,教育一直是国家教化的重要方式,教师一直是社会道德的重要载体,教师职业一直是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做爱国守法的支持者、践行者、宣扬者,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属性和应有之义。

爱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属性。首先,国家发展的兴衰在教育,国际竞争的关键是人才,而教育的根本在教师,从事教师职业,就是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作贡献。爱国不能是一个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教书育人的行动上。其次,教师群体对社会现实具有天然的关注,这既是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士大夫精神的传承,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是热爱国家的具体表现。再其次,教师群体大都能够客观理性看待我们改革开放事业当中存在的问题,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了信心,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感情。

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应有之义。首先,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师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模范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其次,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都要求教师坚持学术操守,牢记学术责任,恪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不在课堂上散播影响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再其次,守法还要求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做守法的新一代公民。

传承社会精神培育国民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熊晓琳

爱人民、爱国家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基本准则,也应该是教师行为规范最起码的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精神价值的传承者,对于自己在这一点上的责任必须有非常清楚、明确的认知。

教育是引导人的社会活动,它在人的观念确立、习惯养成、知识习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机构是国民成长和培育的重要场所,教育机构的工作者——教师,承载着培育国民成长的重要使命,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所以,从事教育职业,要把国家利益、学生的成长放在重要位置。由于教师的言行会对受教育者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自身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要做社会良性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要做积极、健康个人行为的示范者和倡导者,要为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动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校园的和谐建设。同时,要把国家的利益和学生的健康结合起来,教育活动中要心系国家利益和学生的成长。仔细去品味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看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根本命运的,不是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科技,而是潜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背后的观念和知识,而这些根本的精神内容,必然主要依靠教育,依靠教育者,这是人类历史中大国成长的基本经验。一个教育不发达的国家很难谈国家未来的前途;一个不能把国家利益和学生成长合理结合起来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