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5期
摘要:运用系统理论及耦合理论,构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双方在发展目标、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研发平台及文化诉求等五方面的耦合机理。结果表明:高校和企业只有在人才培养上形成“齿轮啮合”效应,才能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从而提高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学位,产学,耦合机理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和结构,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能力,教育部于2009年起,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进行重大改革,决定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全日制的培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2009年,单独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名额;2010年,全国招收11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比2009年增加一倍;2011年,教育部要求设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将2010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做适当调减(原则上不少于5%),增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与此同时,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类别由2009年的19类提高到2010年的38类,扩大了一倍。作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也将迎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飞: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既不同于传统的全日制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也不同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达到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工作的能力,并且要求在校脱产学习,属学历教育。然而,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招生规模与招生类型不断扩大的趋势下,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比,其在培养模式上仍受到束缚,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与要求等常照搬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模式,特色并不鲜明。另外,在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导师人数、科研经费、设备条件等无法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短缺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瓶颈。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还不能解决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数量及质量的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机理进行研究,对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作用。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理论的分析框架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是在系统要素之间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最终将优化系统的功能。
高校和企业都是由许多环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因此,可以应用系统理论来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构成要素。按照现代系统研究开创者贝塔朗菲的定义,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2]。要素可以只是单个元素,也可以是若干元素的组合或元素之间的某种关系。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形成特定的结构,并通过一定的环境(或条件)决定系统的功能。为了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的耦合机理,笔者基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功能,从高校和企业中抽取出作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并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的要素进行分析。在高校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研究平台和大学文化;与此相对应的产业系统的要素可以划分为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教育培训、实践基地以及企业文化。这些要素个体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分别决定了高校与企业内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征、结构和功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的耦合,就是高校系统与产业系统中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对应要素突破自身的界限,相互融合,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高等院校作为各种人才的主要培育者,同时也是科研创新的源泉;企业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实现者。通过产学耦合来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符合当前教育、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经济教育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的耦合可视为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需要从高等院校、产业两方面出发,把合作各方各自具有的要素优势进行有效组合,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找到获得最佳均衡利益的耦合点,最终实现合作各方和总体的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略)。
二、产学耦合机理分析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为高校系统与企业系统双方在对应要素上的突破与融合,进而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双方在培养目标与发展战略、师资队伍与人才资源、课程设置与教育培训、研究平台与实践基地以及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五个方面形成耦合。
1.以高校人才收益为追求,企业经济利益为动力,促进高校培养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耦合。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谋略,是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对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谋划,其中包括人才开发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如果自身没有创新能力、不掌握核心技术、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受制于人;要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方面,高校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使学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实现自身对人才的收益,特别是对未来创新型人才的追求;另一方面,企业能充分利用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科研成果来解决自身的某些技术或生产问题,提高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为自身带来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人才上的利益。高校在实现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也融入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利益,这使企业有了与高校合作的动力。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向上也达到了一致。
2.以校内导师学术结构为基础,企业导师实践结构为发展,促进高校师资队伍与企业人才资源的耦合。在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高层次人才具有极强的应用能力,还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很难培养满足这一要求的学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更注重应用性、实践性,同时也强调对企业工作的适应能力。因此,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要区别于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要求。然而,随着近些年两种学位类型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一位导师带十几名研究生,既有学术型研究生又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情形尤其突出。在此情形下,单一导师的制度很难满足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从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采取产学合作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方式,则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在培养导向上,校内、企业导师共同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培养方案的实施;在知识传授上,以校内导师学术结构为基础,传授给学生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在实践指导上,以企业导师实践结构为发展,从工作经验和社会影响上给学生提供支持,同时进行规范管理,督促学生认真工作。发挥校内导师与企业专家由于工作领域不同或学术背景不同形成的在学科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特长等方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协作构建“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将有利于学科之间、校企之间协作,更将有利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参加企业研发的实践过程中扩展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3.以高校模块化课程设置为载体,企业教育培训为途径,促进高校课程设置与企业教育培训的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课程应根据社会需求、结合专业发展趋势,以模块化为载体,灵活设置,使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能够随着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进行调整或增设。将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在加强基础理论传授的同时,突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凸显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特色。企业可以参与模块化课程的设置,针对专业与行业的特点,在理论模块,可以派专家以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产品研发、企业营运管理等课程;在实践模块,结合自身教育培训功能,安排课时让学生进入企业接受培训,由企业专家就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拓宽学生的从业理论和技能,引导学生顺利从学习领域向工作领域过渡,实现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特别是具有较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人才的目标。
4.以高校自身优势为依托,企业资源为支撑,促进高校研究平台与企业实践基地的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3]。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满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实践训练的平台。在校内,高校应发挥校内平台(包括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工程中心、测试中心和图书馆等)优势,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建立既可以从事高水平科研、又可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校内实践基地,并通过开设的实验课程,或是通过承接企业横向课题,让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接受实践训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进入企业实践做好准备。在校外,高校以所在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依托,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与企业合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平台等,让学生有机会进入企业,参与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研发工作,将在校内学到的技术知识,掌握的研究技能应用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实现由校内学习到校外实践的衔接。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建设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创新及社会实践机会,也为校企双方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5.以大学三大使命为中心,市场经济为导向,促进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广义的文化既包涵精神领域又涵盖物质领域,具体分为精神、制度、物质三个由里而外的层次[4]。在精神层面,一般认为,大学文化追求的是自由的学术探索,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以功利性为内涵的文化,两种文化的冲突集中表现在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5]。然而美国学者杨·S·L(Yone S. Lee)的研究指出[6],如果存在良好的沟涌方式,大学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氛围并不影响其对与企业合作的追求。在制度层面,我国传统的大学制度文化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7],行政色彩浓厚,对高校管得过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制度的改革却呈落后态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格格不入,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是必然。以三大使命为中心、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注重人性,体现人文管理精神,使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相协调的机制,通过产学合作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使高校和企业形成教育与科研共同体。在教学上,双方把合作重心放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突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在科研上,高校深厚的学术理论基础与企业雄厚的财力互补,双方各取所需;在对外服务上,高校以知识和人才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则以资金和技术支持高校的建设与科研。产学合作就具有把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统一起来,进而把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的作用,实现了两种组织文化的对接和协同。
三、结论
高校和企业双方在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培养目标与发展战略、研究平台与实践基地、师资队伍与人才资源以及课程设置与教育培训五个方面的耦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进行产学合作的前提,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通过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统一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树立高校与企业共同的愿景,为产学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打下基础;通过培养目标与发展战略的耦合,促成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上达成一致,兼顾高校的人才收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产学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动力来源;通过研究平台与实践基地的耦合,拓展学生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的质量,为产学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构筑硬件支撑;通过师资队伍与人才资源的耦合,构建“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学科结构,为产学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指导保障;通过课程设置与教育培训功能的耦合,丰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为产学合作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知识保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程中,高校和企业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如同两个齿轮啮合在一块,形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程中产学耦合的“齿轮啮合”效应,不仅能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更能提高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不断向前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代书记、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张建功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