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半月谈网 2011-02-23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说: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
2007年春天,谢利·卡根教授在耶鲁大学讲堂上向学生们介绍有关死亡的哲学课题,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的课程会在中国吸引大批粉丝。
不过,这种难以想像的事情的确发生了。一批渴望学习的年轻人正在通过网络旁听耶鲁以及一些世界著名学府网站上的公开课。
自网易2010年10月开始在网站上播出美国教授的课程以来,成干上万中国学生开始追随卡根教授的课程,尽管他提出的话题有时比较深奥。不过,这位耶鲁哲学教授并不是唯一吸引中国学生的授课明星。
网易副总编张锐表示,“我们希望成为‘数码孔子’,传播知识。”网易目前已经贴出了哈佛、普林斯顿和剑桥等著名学府的名家课程。
热衷在网上听外国教授讲课的中国粉丝们说,这些课程受欢迎是因为它们超出了中国大学一般课程的范围,“中国没有这样的东西。中国的大学课程以学术为主,很少有触及心灵的东西。”
张锐说,最受欢迎的网上课程往往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国听众,这些课程大多关于幸福、公正和人性的深层探讨。
网易选择课程播放的标准是:中国没有的,却能够在中国引起共鸣的。张锐说:“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课程,是因为中国教育存在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张锐说,中国年轻人并不缺乏做人准则的教育。他说,政府、家长和老师都在时刻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但他们是在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而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道德观和更多选择。
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知道,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是门相当枯燥的必修课。令人担忧的是,在国内许多大学的课程设置上,类似“思修”的课程还有很多,本应是心灵给养的课程成了令人敬而远之的乏味之课。
历来大学的概念里面都强调了做学问和做人的概念,当那个年轻人走出校门,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可以很快的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提出问题并解决之。大学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教给学生现在企业们用了什么,而是告诉学生各种科学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中国学生热捧海外名校网络课程,证明了中国年轻人的求知欲并未消减,另一方面也给国内大学敲响了警钟。
【网友如是说】
心灵教育让人紧张,没有人想思考,人们要的是刺激。——小王
我看过谢利·卡根的讲课视频,他真是一个可爱的好老师。他之所以把课程讲得如此深入心灵,只有一个原因——他真的热爱这门学问。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不能从研究中获得乐趣,那么最好不要做一个学者。因为你只是一个以此为饭碗的功利主义者。中国的大学课程之所以那么无聊就是因为连老师自己都对它没兴趣。中国人大多把工作当做谋生手段,并不惜为此压抑自己的本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努力却不幸福。——王俊岭
如果按金耀基的说法我不知道别人的是什么情况,可是我应该没有是收获什么,不能否认的是自身有很大的原因,不思进取也好懒惰也罢,我想说的是作为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机构,我们的学校在这之中是怎么扮演自己的角色?——孙晶
大学里遇到心灵上的导师太难了,学生自身鉴别能力有限,容易被人的表面所惑,教师自身素质好并且肯花力气去影响学生者也数之寥寥,这本来也不奇怪,关键是有时候学生连亲近心灵课程的动机都没有,压根不感兴趣,而对如何获取权力和利益却趋之若鹜(当然有一部分是真对这方面感兴趣并且有天赋),学生们过早地变成了功利主义者,不知是福是祸。——潘宇峰
什么时候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再以成功为标准,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不再以就业和创造财富为导向,什么时候我们的职业不再以钱和权力的多少作为评判高下的唯一依据,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是培养“人”、培养心灵、培养精神的。——西铭
教育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当下社会思想。老师没有错,错就错在学生的社会观。在我看来要触及心灵其实很简单,就是回归原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等等都无时不在思考人的心灵、人的本性。我从来都没读过三字经,也不知道论语的含义有多深。我只知道我们的先人在第一次上学的时候就得会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而我们上学的第一天却是1 +1等于2这种机械化的问题,现在更甚者竟然要成谜于对ABC26个字母无限不规则排列的记忆,然后说着一些让所有地球人都无语的火星语,而且还自我沾沾自喜的说“我在疯狂英语”。等我们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却在寻找我们祖先他们在儿时的课程——人之性,人之生,人之死。荒唐,荒唐,这还不是最最可笑之处;我们寻找就寻找了吧!在自己的家乡却找不到,却得跑人家那里去寻找,去听课,而且没有进不去课堂,体会不到真切,觉得自己是个没钱读书的却渴望求学的孩子那样如此可怜,却又不被怜悯。——施先生
触及心灵的课程不该是从大学获取的,也许该大学的课程中能获取些深层的奥妙的东西,但是要触及一个人的心灵是不是该从孩童时期就开始进行播种。这也许就是即使很多中国大学生听哈佛关于死亡的课程却也听着恍恍惚惚的原因吧。教育体制、课程开展的问题不是一个环节纠正就能改过来的,这是个整体,从一开始的地方其实我们就应该修正,给孩子们更多的心灵触及,而不是反反复复的进行好几次每天都进行的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杨文
一边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一边紧锣密鼓地开展应试教育,抓好升学率,却造成学生心理的亚健康,学生的成绩不是很乐观,素质也没有很好地提高,这是中国每个学子的悲哀和无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课程也并非一时能触及学子心灵,需要从胎教,从幼儿,从学前班,从懂事时就要对其进行教育,教导其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为人之道,让他们在脑海里有潜意识地自我约束,先学会做人,再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
在每个阶段,都要有每个阶段所相应的教育,不要在大学时还要告诉他们真善美具体是什么?为时已晚,误人误己。大学课程除了教相关专业的知识,提高个人技能和知识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之外,主要就是告诉他们外面世界的科技发展程度和现实社会的纷繁复杂,怎样运用和适应。——刘鹏飞
问题不在于大学有多少课程能够触及心灵,而是老师、社会能否让学子触及心灵。书虽唯美,但跟现在的社会联系在一起,还真的可以触及心灵吗?“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的学子踏入社会,忘记了教育的初衷,一切以追逐名利为目的。书中的“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统统被抛在脑后了。所以,重点在于能够让学子踏入社会后不会忘记教育的初衷,而且能够执行。——官平判
悲呼!真令人可惜。教育这个问题牵涉太多的方方面面,传统的问题,社会现今的种种问题,希翼政府能在此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大学的办学质量。——麦爽
我一直认为,大学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态度,而非学术,若是由衷地为一节喜欢的课叫好,让你觉得你整个身心受到震撼,让你觉得听了他的课此生无憾,这才是真正的大学和真正的课堂。在辽大听课的时候,身边很多朋友会拿着手机在下面偷偷上网,老师也不管,毕竟这是个人魅力的表现,若是指出更是丢了面子。也有一些老师的课颇受欢迎,5点钟的课堂4点多就占满了座,座无虚席不说过道里还会挤满了人,会有学生为他制作语录和经典瞬间,这才是大学应该教给我们的。——胡倩
大学,上到现在,是麻木,而不是触及心灵。但是,还是要学,因为形势所迫。老师在教给学生们怎么去读书本上的字,而不是告诉书里的那些文字到底在告诉人们是什么……——何林
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教授给学生不是让学生去完全接受他们的观点,而是希望学生能够思考他们的内容,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学会自己去寻找新的知识。我觉得中国大学就是缺乏这样的大师,不仅可以授予学生专业的知识而不是泛泛而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可惜在大学里我们只是觉得自己看懂一本书便可以忽略老师的讲课。——高欣婷
我们的大学里也有些很不错的老师,他们在讲台上,娓娓道来,犹如沐浴着智慧的光芒,让人心生敬仰。我们学校里的几位老师,是我们的偶像,我们以拥有他的签名而激动。相对比的是,更多的老师则念的是催眠经,让咖啡都变成了浆糊。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挖掘一些国内的好老师。最好能由草根来做这个事情,由大学生自发来选择他们喜欢的老师的课录成册,放在网上供大家学习。让这些老师得到鼓励,以及激励更多的老师像他们一样,用心灵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毕竟要想改变一个国家的未来,要先改变一个国家的教师。——龙在天
北大的一位朋友跟我讲,有一次学校请了一位高僧来讲课,高僧讲死亡,讲轮回,讲大苦,讲大爱。讲完之后,最明显的表现是,几个天天闹着减肥的女生,再也不提了,觉得自己很无聊。这个故事我记了很久,觉得北大就是北大,真是兼容并包。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很多世界观的形成,是在社会中与一些中年人接触后建立的,他们跟我讲的很多事情,是直指事物本质的,是有建设性的。中国的大学对很多人生中黑暗的东西是逃避的:死亡、不公正、疾病、自私、劳而不获、性欲……这些东西不讲,学生们在离开大学之后,需要用很多的代价,从社会中学。至于说中国的大学什么时候能触及心灵,我觉得起码要二十年之后,就是我们这批人长到五十岁,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学。至于为什么,是因为我们有需求。——马超
中国很大一部分学校的课程,学生选择在哪个学校听并无区别。而大学里唯一对触及学生心灵的课程提供讲台的就是马列。——杨弼麟
我们能够指望一群被金钱冲昏了头脑的老师们教会我们什么?恐怕除了论文作假、勾心斗角、拼命找第二职业赚大钱外,什么都没有了。——李特
曾经有一段时间,复旦大学有一个风靡一时的魅力老师——陈果。她上的是《法律基础与道德修养》。将这最不受人待见的一种课诠释得具有表演性质,是一场很专业的演讲。要贴近学生的心,就得换位思考。说得容易,做得难。老师是不是真的为学生考虑。从她备的课就能看出来。要贴近人的心,其实很容易的。只要老师同样用心!——潘昕妙
思想还是心灵,这是一个问题。中国的思政课讲究思想更讲究政治,其本身是一个政治产物,带有政治目的,我们不便妄加评述。大学课程很难触及心灵,能触及心灵的,是大师。中国现在有很多大学,却没有多少大师。大师不一定很老,但却应有丰富的心灵,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乐于称呼得道的修行者为大师的一个原因吧。人生在世便是一种修行,只是今天我们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和心灵之间沟通起桥梁,或许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称呼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这些更多还在讨论“启蒙”的中国大学,“心灵”似乎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而且,这与“务实”的中国式大学教育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换个角度,当今大学生对这些“务虚”的课程的追捧,似乎更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心灵的空虚与行为的焦虑。我们的大学里有很多思想政治辅导员,但又有多少心灵的导师呢?心灵的修为,绝不只是课程那么简单。——夏阳
我个人觉得触及心灵的课程不是没有,二是太少太少。大学时期,一位外国文学的老师的讲课就是经常触及我们的心灵的,可是这位老师既不是教授也不是副教授,就是普通的讲师。她说她不图这些,只想一心把书教好,要是她的一两句话能使我们有所感触的话,她也就值了。其实触及心灵不难,不图名利才难。——贝拉
大学公开课是一件大好事,不光让学生知道大学是应该这么念的,也应该让大学教师们知道课程是应该这么教的。希望网易公开课能对国内大学教育的形成倒逼,改善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