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工高教研究 》 2010年 第2期
摘要:针对工科专业大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动机与期望、教师合适采取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机制等大学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关键现实问题,对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5个工科专业计112名处于专业课学习阶段的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硕士生、高年级硕士生和部分博士生进行了跨年级、跨专业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学生学习工科专业课程的目的,对科研工作能力内涵与外延的认知,愿意接受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法及大作业选题方式等调查结果,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实现教学研一体化的教改思路提出了4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工科专业课程; 学习期望; 教学改革; 教学研一体化
高等教育的工科专业课程直接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其从事专业领域内科技工作能力的重任,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和一线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大作业教学法、学生上台授课法和课题式教学法等不同教改思路不断涌现。其中以项目、课题、大作业等形式出现的研究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得到格外重视,甚至出现了不少项目或作业占据专业课程教学主导位置,教师只负责辅导和答疑的大胆尝试。
然而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为核心的教改尝试,是否真正符合我们教授专业知识,培养高素质专业科技人才的初衷呢?毕竟学生通过项目或大作业自主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程度,对项目或作业的题目及性质的依赖性很高,因而相关教学成效的随机性也会客观存在,很难保证学生修完该课程后,能对课程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方法有必要的系统了解。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综合科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这些对基本专业知识未必有系统了解的学生,在毕业后也很难再有更好的机会,来系统学习这些他们事业赖以发展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了。
学生渴望的科研工作能力是什么?合适的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又是什么?大作业能够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吗?其受欢迎的大作业选题方式又是什么?带着上述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问题,我们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大学专业课程的虚拟研究教学法及其在载人航天生保系统课程中的实践”的支持下,对该校不同年级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进行了跨专业、跨年级的问卷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出了进行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调查研究及结果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来自试点专业“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研究生阶段称“人机与环境工程”,占所有调研对象的43. 75 %) ,以及“飞行器设计”(占18. 75 %)、“机械电子工程”(19. 64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占10. 71 %)、“工程力学”(占7. 14 %)等5个工科专业的112名学生。为了保障调查结果的普适性和避免学历差别对调查结果的影响。这112名学生被划分为包括高年级本科生37名,一年 级硕士生29名,高年级硕士生31名和博士生15名在内的4个组别进行了跨专业、跨年级的问卷调查。
2.调查内容及结果
整个调查问卷涉及课堂教学、作业形式、考核方法和教改定位等多方面内容。这里仅对与教学研一体化教改思路的5点内容加以讨论。
(1)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目的。问卷情况见表1。
表1 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最主要目的
问题
| 选项
| 结果%
|
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时的最主要目的包括
| A.了解教材上基础知识
| 13. 4
|
B.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前沿
| 19. 6
|
C.学习掌握针对该领域问题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 58. 9
|
D.其他
| 8. 1
|
调查结果显示,58. 9 %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最主要目的,是学习掌握课程所涉及专业领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研究生阶段抱此目的的学生更是达70 %左右;19. 6 %的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主要是为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前沿;13. 4 %的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由此可见,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应当以培养课程所涉及专业领域的科研及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同时围绕这一核心目系统讲授必要的核心基础知识,并较为深入地为学生分析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前沿,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过程的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提供知识基础和方向指引。
(2)学生期望获得的“科研工作能力”。问卷内容见表2。
表2 学生希望获得的科研工作能力
问题
| 选项
|
通过大学本科、硕士及博士阶段学习,您希望获得的科研能力包括
| A.解决科技问题的能力
|
B.发现科技问题+解决科技问题的能力
|
C.发现科技问题+解决科技问题+宣传兜售自己科研成果的能力
|
D.发现科技问题+解决科技问题+宣传兜售自己科研成果+从他人科研成果中学习的能力
|
调查结果显示,71. 4 %的学生渴望获得的科研工作能力中,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外,还包括“宣传兜售自己科研成果能力和从他人科研成果中学习的能力”,而这2项能力正是现实科研生活中广大科技工作者从事学术交流活动的最核心目的,也恰恰是以往专业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训练中的薄弱环节。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有3. 6 %的学生单纯把解决科技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渴望得到的科研能力。不同组别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这一调查结果的意义在于:我们不宜简单地认为,只要我们简单甩给学生几个实践性强的题目让他们有条件去自主练习实践,就能满足他们对获取深层次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工作能力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