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创新体制机制,使高校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4-05-24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江苏高教》   2024年第5期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化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并明确提出“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建设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发展有着双向驱动的内生逻辑: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引发高等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式、教育体系和治理模式的系统性变革;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通过促进知识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基于此,本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的新使命这一主题,特约专家,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现代大学的使命与责任、高等教育现代化等不同层面就如何认识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探讨。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江苏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而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节点。党的二十大明确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但在具体推进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被称为“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卡点。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教育、科技、人才通达融合的枢纽,是孕育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理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更大作为。达成这一目标,核心指标是两个:“质量”和“贡献”。

首先是质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只有努力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才有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总的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虽然规模大,但发展不平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整体水平有待提升。要持续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主动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集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

其次是贡献。新时代对高校的要求,不仅看其质量和水平,而且要看其对社会的贡献。贡献度也越来越成为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高校不能满足于自身的办学指标,而要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与产业界的协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展现新作为,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主要在于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学科更新机制,打造一流学科。学科建设在高校各项事业中居于龙头地位,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如果学科更新无法紧跟人类科技进步与知识更新的脚步,就无法在未来科技与产业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苏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科教大省,江苏高校拥有一大批传统优势学科,其中包括48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如何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抓学科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是大力推进学科更新。比如,电动汽车、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其实这些科研领域许多年前就有,之所以现在成为产业“风口”,是因为在理论、材料和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高校建设一流学科,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更不能新瓶装旧酒。

一是要着眼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前瞻性布局。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迫切需求,紧盯国际科技前沿,吸纳各领域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的最新成果,找准战略突破口,积极抢占量子技术、生物制造、氢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成为引领产业科技创新先导者和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

二是要构建完善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学科矩阵。打造一流学科为引领,高峰学科和基础学科为支撑,特色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型学科群,打破学科壁垒和利益藩篱,大力培育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使之成为发展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基石。

三是要因地制宜、因校施策推进学科更新。教育主管部门要优化不同类型高校学科更新、布局的分类管理机制,扩大高校学科调整自主权和灵活性,引导高校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学科布局、推动学科更新,促进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避免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布局。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先后成立了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新兴战略型工科学院,建设合成生物学、深时数字地球等交叉学科,积极打造战略学科力量,形成了多学科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引育一流人才。人是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是人才集聚的蓄水池。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校的第一贡献是人才。

首先是加大自主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力度,有的放矢培养紧缺人才。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计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加快培养一批青年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力量。其次是加大推进海外引才力度,积极抢抓窗口期,发挥高校特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组织优势,吸引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创新创业。再次是多措并举用好各类人才。针对当前高校科研和人才管理领域“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和激励机制,搭建平台、组建团队,让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喷涌奔流。近年来,南京师范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发布“人才工作十大行动计划”,2023年引培国家级人才和海外博士后39人,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功引进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盟,担任国际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形成了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3.创新科研组织机制,产出一流成果。当前,大多数高校内部仍然存在教学科研组织僵化、条块分割等问题。要紧密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需要,改革组织和运行机制,灵活设立新型科研组织,设立学科特区、人才特区和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学科交叉、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一是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在基础研究等领域,摒弃急功近利的项目化投入和考核,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自由探索,鼓励长周期的科学研究,鼓励科技人才啃“硬骨头”。二是要结合高校的特点,围绕重点方向、重点课题,灵活设置科研机构,促进资源共享、人员合作、科研协同。三是要支持建立开放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激活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力量,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重点实验室或联合研发中心,围绕国家战略性科技选题“同题共答”“揭榜挂帅”。

4.健全产学研合作的共赢机制,做出一流贡献。教育、科技、人才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要素,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和效率。高校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是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高度集聚的场所。这里集聚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学术骨干和富有活力的青年师生,拥有众多的相互交融的学科和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这些要素需要灵活有效地组织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高校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结、相互影响。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任何系统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系统有序运转。封闭式系统最终只会走向混乱和无序。

高校系统只有更大力度开放办学,才能保持高校自身的有序与活力。一是要树立“跳出教育看教育,打开大门办大学”的理念,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和国际化合作,大力推进“政产研学用”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教育改革“先行区”,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人才集聚“新高地”,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成就。二是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城市或创新园区为载体,搭建协同平台、构建协作网络、培育创新生态,推进产、教、才深度融合。三是要加强系统设计,有序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不同环节上的建链、补链、强链。四是要健全合作共赢的利益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合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合作的效率、效益、效能。南京师范大学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双向奔赴,深度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和国际化合作等“五大合作”。积极参与昆山“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与盐城合作建设江苏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与常州、南京等地紧密合作,大力培育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在常州落户创新项目20多个,撬动20亿元地方投资,成为助推江苏合成生物产业投资热点的重要推动力,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了南师力量。

(作者:王成斌,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