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国外高教 >> 正文
洪成文:世界一流学科发展有哪些国际经验
发布时间:2018-04-02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8年第5期

要概括出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国际经验说起来容易,实际是很难的。因为每一种概括,都有难以穷尽之处。我认为,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国际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大时运大气势的发展机遇;自由而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氛围;代际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障;科学关怀的人类根本性疾苦。

承接时运是一流学科的机遇,借助大势,则学科发展顺理成章。大势逝去,学科难以一流。英国承接工业革命两三百年,才有了英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全盛时代。美国若没有二次世界大战的时运,若没有110多亿的战争横财,美国也不可能借势挖到欧洲一大批顶尖的科学家。没有世界大战的胜利所带来的时运,世界知识中心怎么可以转移到美国,就学科发展而言,美国的一流学科发展的全面辉煌,至少还要再晚几十年。相比之下,贝尔格莱德大学经济学科曾经显赫一时,然而南斯拉夫解体后,贝尔格莱德大学虽还在,但学校的经济学科影响力在国际上几乎消失。苏联时期各类学科的欣欣向荣,也都在苏联解体后,发展变得艰难。时运,不是想来就来的事,但是如果时运没到,学科发展自然缺少必须的沃土,一流也就无从谈起了。

自由而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氛围。何谓学术,学术包括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活动的全部。为什么要让氛围更加自由,因为它有利于更多的创造。如何创设自由的氛围呢?国际经验表明,就是让学者有交流和沟通的场所,或酒吧,或咖啡屋,或学术沙龙。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一直有重视学者间学术交流的良好传统。英国学科发展的一流与其自由的学术气氛有关。有人戏称,小酒吧铸就了英国科学的辉煌。这些街头巷尾的酒吧,不仅被誉为“无围墙学院”,而且还是皇家学会的雏形。同样在今天,美国的顶尖大学也无不为学者沟通创造条件。耶鲁大学前任校长莱文教授曾告诉中国大学校长同行,耶鲁大学,若有余力,必建设更多的咖啡屋。有了咖啡屋,思想才能流动,创新方有可能。不难看出,一部一流学科的发展史,可以投射到一条普通但又十分有趣的线条上,即小酒吧里的抽烟、把酒、咖啡、神仙会……世界上最严肃的科学发现与轻松有趣的环境有某种关联。因为有了这些环境,跨学科的联系才有了落脚之地,思想的流动才有可能,智慧的火花才可以迸发出来。让个人占有的空间尽可能地小,让沟通与交流的空间尽可能的大,就是一流学科发展给我们的良好启示。

代际发展为一流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导。如何确保一流学科的代际发展,关键在资金和人才。就资金而言,有两种渠道,一个是依靠国家,比如美国的联邦实验室多数是来自联邦能源部等部门的强力投资。伯克利有那么多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与劳伦斯实验室以及联邦政府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是分不开的,物理学、纳米材料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劳伦斯实验室具有高相关。资金的另一渠道是学校自筹。一流学科在吸纳社会捐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流学科如何发挥这个优势呢?就是通过设立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ship)来获得社会捐赠。讲席教授的资金本质上来自私人捐赠。大学巧妙利用这笔捐赠的利息,来聘请著名学者。资金可持续了,一流教授的礼聘就有了经济基础,因为本金常在,此道理如同诺贝尔奖金与诺贝尔基金会。与资金的永续性有关,一流学科还有人才吸引人才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人聚人”。一个学科有了大腕儿,或者拥有一批大腕儿,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加盟。理财机构的赚钱秘密是钱生钱,一流学科发展诀窍也可谓“人聚人”。当然,如何认定新来的学者,如何确保团队水平上升而不下降?耶鲁大学的经验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一个新进的学者,都在本团队水平的中线之上。一次人才引进,看不到多大成效,但是几十年下来,就会看到学者团队水平的可持续性的提高。

科学探索要关怀人类的根本性疾苦。世界一流学科的方向或聚焦于民族的疾苦和国家的需要,或选择全球的大问题人类的大苦难。世界性课题的探讨和攻克难关,更容易获得普遍性的认可,也更容易产生科学的进步。学术发表是这样,诺贝尔奖评审也是这样。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教授在北京的演讲中指出,哈佛的学者特别关注全球气候问题。因为气候是全人类的,而不是美国的,也不是中国的。她指出,哈佛的科学探索一直以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为主旨,实践中,无论问题出现在哪里,哈佛的学者就会出现在哪里。西非遭遇到了埃博拉病毒的肆虐,哈佛的医学专家、生命科学专家和化学家们就会立即出现在西非,从事病毒基因的本原研究。一流学科的任何探索,都不只是为了一己之利,而是要放眼全球,要有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大局观。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重要的。这就是一流学科发展的精神之所在,一流学科一定是大气的、有大胸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