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2020年第1期
摘要:大学文化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学科文化,另一类是组织文化。大学组织文化是大学在创建、办学和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精神及其物化表现,它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组织价值是其核心。大学组织文化是大学组织特性的反应,是学科文化的沉淀,是学校功能活动的沉淀,是师生员工行为惯习的积累,且受到传奇人物的影响。大学组织文化具有道德、知识、政治、行政和经济等多种价值,受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价值之间的关系变化多样,表现出多种价值关系模式。大学组织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学校的软实力。
关键词:大学;组织文化;大学文化;文化价值;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大学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在各学科专业领域汇聚各类精英人才,以学科专业的知识活动为手段,造就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促进各学科领域知识创新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成为经济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作为一种小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不一样,大学文化因其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和相关活动自成一体,表现出强烈的“神秘感”,使不能置身其中的人几乎完全不能理解其机理。大学文化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其他应用性知识体系为载体的学科文化;另一类是大学作为一种社会学术组织在办学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组织文化。两类文化之间既有天然的联系,又有重要差别,都是大学所不可缺少的。前者是大学功能之所在,也是大学功能的底色;后者则是大学实现功能所不可缺少的支持环境和条件,是大学功能活动所积淀的办学精神环境。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组织文化展开探讨。
一、大学组织文化的内涵
大学组织文化是大学在创建、办学和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精神及其物化表现。在众多大学中,有的被人们认为文化深厚、大学气息浓厚,是人们心目中大学的样子;有的却被认为文化贫瘠,不像大学。尽管人们对大学的这些印象与学科文化密切相关,学科文化发达的大学往往受人们推崇,学科文化不发达的大学常常难以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组织文化使人们对大学的印象更直接、更现实、更可感,因为人们在大学首先接触的常常是组织文化,其次才是学科文化。发达而优良的组织文化是大学学科文化发挥功能的基础,是增强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保证。
价值是文化的基因,组织价值是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大学组织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宽泛,要准确把握其实质并不容易。只要进入大学,只要与大学人和物接触,不论这些人在哪里,不论这些物是什么,都能感觉到大学组织文化的存在。这就是说,它是一种感知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感知者个人的认知和精神建构,大学组织文化才能显现出来,为人们所了解。否则,一个对大学缺乏感觉的人,是感觉不到大学组织文化存在的。比如,大学校园的建筑、景观、标志等往往体现了学校组织文化价值,只有对大学有感觉的人才能从建筑物的式样风格中体会大学的理想,从校园景观中体悟它的教育价值,从学校标志中感受它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真正理解大学组织文化的内涵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而这个中介一定是大学的组成要素。
组织文化是大学组织特性的反映。一般认为,大学是学术机构,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知识、服务社会的使命。实际上,大学的使命远远不止这些,除了这些学术使命外,大学常常还承担了其他的使命,比如,政治的、经济的,等等。有些是大学自身主动承担的,有的是外部附加的。我国大学既是学术组织,又可以看成是行政组织、政治组织或经济组织,是具有多种组织特性的混合组织。具体表现为我国大学在院系、所、中心等学术机构之外,还设置了数量庞大的行政机构、党务机构和企业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责并不完全服务学术。大学在履行学术使命的同时,还要履行政治的、行政的和经济的使命。这就使大学在学术价值之外,还要追求政治价值、行政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具有混合组织特性的大学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多元组织文化共存的局面,在多种文化价值的博弈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对大学组织发挥着主要的影响力。
组织文化是大学学科文化的投射。作为学术组织,学科是大学的主要组织元素,以学科为基础设置的办学机构应当是学校的主体机构。我国将学科划分为13个门类,很显然,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囊括所有学科门类,只能根据自身办学定位,选择性地开办部分学科。大学开办的学科不同,在办学中所秉承和追求的价值是存在差异的,由此大学被划分为综合型、多科型和单科型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大学的组织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综合型大学是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加若干其他学科所构成,所以,它的组织文化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差异化、包容性和批判性;多科型大学虽然学科种类有若干个,但往往以工科为主,它的组织文化更多地表现出与主干学科性质相一致的特点,比较务实,注重效率,讲究全校一盘棋;单科型大学则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建立办学体系,比如,医科大学、艺术大学、体育大学、财经大学等,其学科设置单一,组织文化相对也比较单纯,医科大学的临床倾向、艺术大学的艺术气息、体育大学的锦标精神等是这些大学组织文化的重要标志。由于大学学科设置不是固化的,所以,其组织文化也会随着学科设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组织文化是大学功能活动的沉淀。大学办学的初心在于培养人才,现代大学将发展知识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引入办学,拓展了功能领域,放大了办学的社会作用。由于办学实力和定位不同,不同大学的功能领域存在显著差别,即便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或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的大学,其功能领域的侧重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这些差异往往会体现在组织文化上,比如,很多大学可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但有的可能重研究型人才培养,有的可能重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有的可能重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其组织文化也会表现出重视研究、应用或复合的差异;很多大学可能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但有的可能重基础科学研究,有的可能重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有的可能二者兼顾,这样,不同大学的组织文化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别。为了发挥某种功能,大学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不懈努力,方能达到目的。这些活动过程慢慢地就会沉淀下来,成为大学办学的记忆,印刻在大学的精神之中,成为大学人自觉的行为习惯。
组织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行为惯习的累积。文化的作用在于化人,也就是影响人、教育人,但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有意识的行为结果。大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创办的社会组织,师生员工的行为与大学的目的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大学的干部、教师、学生和工勤人员担负的职责不同,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尽管如此,他们的行为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这种群体内比较一致、群体间差别显著,但相互之间又是为了实现共同目的的矛盾现象,构成了大学师生员工特有的行为方式,塑造了大学组织文化特有的现象,即干部、教师、学生和工勤人员都有自己惯常的行为方式,相互之间不仅存在差别,而且常常还会出现冲突和矛盾。这种矛盾的和谐状态是大学组织文化的常态。
组织文化是大学传奇人物影响的结果。文化是人为之物,大学从数十人发展到现在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组织文化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大学办学过程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从新生到毕业生,干部教师从入职到退休,来来往往,不计其数,有的人受组织文化影响,而有的人既受组织文化影响,又是组织文化的影响者。影响大学组织文化的是传奇人物,比如,威廉·洪堡之于柏林大学,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陈嘉庚之于厦门大学,朱九思之于华中科技大学,等等,他们对大学的贡献不在于学科创新和知识发现,也不在于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创新,而在于他们为大学组织注入了某种精神,使大学焕发出了与众不同的生命活力。他们的大学故事为师生员工所传颂,他们也成为了大学史上的传奇人物。这样的传奇人物有大学领导、教师、学生,还可能是工勤人员,也可以是与大学有关的社会人士。传奇人物往往有传奇故事,故事可以发生在校内,也可能发生在校外。缺少传奇人物、没有传奇故事的大学,组织文化注定是贫瘠的。
二、大学组织文化的价值关系
文化必有价值,大学组织文化有丰富的价值内涵。组织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深受大学学科文化影响,但与学科文化不同,它并不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而是以满足大学人、社会和国家需要为目的,所以,它比学科文化更复杂,这种复杂性更多地表现在多样的价值及其之间的关系上。概而言之,大学组织文化主要包含道德、知识、政治、行政和经济等五种价值。道德价值是大学为了达到培养人的目的而追求的教化意义;知识价值是大学为实现学科发展目的而追求的促进学科发展的认知和行为导向;行政价值是大学在行政过程中为追求行政目的而形成的行政化心理倾向;政治价值是大学为达成某些社会政治目的而确立的意识形态信念及相关要求;经济价值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意识以及追求经济目的的心理倾向。这些价值共存于大学组织文化中,为大学人所实践和追求,影响大学人的精神旨趣,进而塑造大学组织的品格和品位。
组织文化价值的多样性是由大学所担负的使命决定的。现代大学不再是远离尘世、自我欣赏的象牙塔组织,而成为了社会的中心,大学的职能也由最初的人才培养转变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大学的教育功能则由小规模、精英化地培养人才、传承文化,转变为大规模、普及化地造就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还发展了发展知识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功能的多样化以及大学直接功能所衍生的社会影响更使其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力量,包括政府,都不能不将大学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不仅重视大学所发挥的直接和间接的作用,而且高度重视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和所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可能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加上大学自身的组成人员日益多样,办学体系和运行机制越来越复杂,大学组织的文化意涵也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不断增加的内外诉求对大学办学的影响越来越大。
道德价值主导的文化价值关系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几乎为各个历史时期的大学所追求,为社会所期盼。道德价值本来是大学教育的价值,大学教育通过道德陶冶、品格塑造,培养教养好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正因为如此,社会不但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有较高的期待,而且对大学干部教师的道德品质也有更高的要求。不仅如此,人们常常还要求大学作为社会的良心,担负起促进社会文明和道德教化的责任。这样一来,大学组织文化便包含了道德教化的价值。由于大学的首要功能在于人才培养,这一功能也决定了大学组织的结构和基本运行模式,因此,道德价值在大学组织文化的多种价值中自然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一些高等教育传统深厚的大学,道德价值常常被置于大学组织文化多种价值的首位,组织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由道德价值主导。道德价值主导的大学组织文化特别重视师生员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修养,人们对教师的行为角色往往以“蜡烛”“园丁”“灵魂工程师”等类比,教师行为价值常常被誉为“百世之师”“为人师表”“师道尊严”“言传身教”,等等。在道德价值主导下,大学组织文化的价值关系围绕道德价值建构,其他价值的实现服从于道德价值的达成。换句话说,就是其他价值如果影响了道德价值的达成,是大学所不能容许的。
知识价值主导的文化价值关系通常在研究型大学有着明显的表现,不过,现在也不尽然,有些教学型大学的组织文化也高度重视知识价值。“大学是一个有学者和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知识是实现大学功能不可缺少的依靠,大学功能都是通过知识和知识活动实现的,知识在大学功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更是其主要功能之一。所以,在大学组织文化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了重要的价值,知识渊博、学术功底深厚者不仅为社会所尊崇,而且为大学所追捧,为大学制度所重视。这样一来,知识价值成为了大学组织文化的主要价值之一,人们看重知识,将知识作为评判大学办学和师生员工工作、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知识价值本来主要为研究型大学组织文化所推崇,研究型大学因为其功能更重知识创新的成就,办学过程中自然就会以知识为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和学生的绩效和成绩,形成了对知识价值更加看重的风气。但在绩效导向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和受排行榜左右的社会问责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形成了重视知识价值的风气和氛围,知识价值甚至主导了大学组织文化价值,知识成为衡量师生工作和学习意义的优先标准。在知识价值的主导下,大学组织文化价值关系主要表现为:道德价值式微;知识价值为人所看重,它甚至可能与政治、行政和经济价值合体,导致某些功利性比较强的知识成为大学功能最重要的领域;某些种类的知识和某些表现方式的知识更加受到大学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这种倾向常常对大学办学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政治价值主导的文化价值关系是大学受外部政治力量影响的结果。大学原本是高等教育组织,人才培养是其主要功能。到了现代社会,大学不仅在人才培养之外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任务,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而且人才培养的影响本身也超出了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范围,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繁荣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学不再能够独善其身,社会政治团体和相关力量也不能不重视大学及其作用。尽管不同国家政治体制和高等教育传统差别很大,政党和相关政治组织与大学的关系也有很大的不同,但现代国家政党重视大学、重视发挥大学的作用却是共同的。政治组织影响大学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我国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赋予大学的责任。不仅如此,大学内部设置了体系健全的党的工作机构,大批党务工作人员不仅担负着党的组织、宣传、统战等方面的任务,而且学校党委还担负着统一领导和管理学校工作的使命。由此在我国大学便形成了政治价值主导的组织文化价值关系,政治价值主导大学组织文化,影响办学的方方面面,道德、知识、行政和经济等价值服从于政治价值,它们的某些要素甚至被整合到政治价值中去,成为政治价值的一部分。比如,道德价值中的道德品质要求的部分内容被纳入了政治价值,成为政治思想、政治修养和政治操守要求的重要内容,在大学办学中为广大师生员工所遵循和践行。
行政价值主导的文化价值关系往往与大学特定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关。大学是高等教育组织,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经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校长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办好学,所以,大学最初的行政比较简单,办学是教师的事情,行政工作非常单纯,主要是校长服务教师和学生。很多时候校长都是从教师中选拔的,或者是由教师推举的。在大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转变后,大学行政的职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建立了体系庞大的行政机构,行政团队规模越来越大,行政对办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毋庸讳言,行政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和知识价值是不同的,尽管大学行政的目的也在于维持办学的正常秩序,促进学校功能的实现,但是,行政工作的逻辑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行政管理人员在服务学校功能活动的同时,也要遵循行政逻辑,追求行政价值。正因为这样,在一些政府集中统一管理高等教育的国家或地区,在大学办学过程中,行政往往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行政价值对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大学行政化倾向比较鲜明,行政价值与政治价值在大学组织文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经济价值主导的文化价值关系常常出现在一些营利性大学。尽管一些非营利性大学也会有经济收益,但经济利益一般不会成为大学办学和师生员工的主要追求。而在一些营利性大学,由于缺少外部经费来源和资源支持,学校运行主要依靠自身办学的经济收益,包括学杂费和其他营利活动收入,所以,办学收入为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所看重。而且学校干部教师的工资待遇往往难以与非营利性大学相比,为了激励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往往会制定奖金和津贴制度,它们对干部教师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这类大学,经济价值往往主导着学校组织文化价值关系,经济价值发挥着杠杆作用,调节着学校办学行为和干部教师的工作行为,对其他价值具有约束作用。在有些非营利性大学,学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率,采取过强的绩效导向管理和过度的经济调节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在一些部门或领域强化经济价值作用的发挥,严重者就会导致经济价值主导学校文化或部门文化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价值主导的文化价值关系不仅会在营利性大学出现,而且也可能在非营利性大学生长。
大学的五种组织文化价值关系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能几种同时共存。具体一所大学的组织文化价值关系如何,既需要研究其自身的办学行为,包括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又需要研究其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组织文化价值关系是变化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组织文化价值的博弈会带来价值关系的变化,道德价值、知识价值、政治价值、行政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可能成为主导价值,而主导价值地位的确立往往不是单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大学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大学对组织文化的价值关系也是可以选择的,这往往取决于大学所拥有的办学自主权以及大学对自身办学定位的坚守。
三、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路径
文化价值关系不仅决定大学组织文化形态,也是决定大学组织文化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的主要因素。我国大学组织文化价值关系错综复杂,上述五种主要文化价值关系在我国各级各类大学都有明显的表现,不过,应当看到,我国大学组织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这几种,各种文化价值之间的博弈此消彼长,变化多端。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组织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温床。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师生员工活力,营造新的办学氛围,转变办学模式,舒缓学校文化价值矛盾与冲突,提升学校向心力,从而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组织文化建设涉及大学内外办学的方方面面,组织文化本身又有物化的、制度的、行为的、思想观念的等多层面的内涵,所以,建设任务繁杂,建设工作常常难以找到有效的抓手。尽管如此,主要明确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将与大学办学和发展要求相匹配的文化基因植入师生员工的行为中去,使其成为师生员工新习惯的种子,经过一段时期的发育、成长和沉淀,转化为新的学校组织文化,就可能找到建设方向和路径。
赋予大学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更好地发挥道德价值和知识价值在优化大学组织文化中的作用。组织文化是大学内在品性,我国大学受政府管理过多,组织文化受政府价值和管理方式的影响很大。政府管理大学的本意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服务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作用,以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人民幸福,但政府如果管得不得法,管了不该管的事,采取了不适当的管理方式,大学就会被管死,大学组织性质可能异化,政府的价值可能侵蚀大学组织文化,从而使大学组织文化价值关系发生位移,偏离大学组织特性。在大学组织文化价值关系中,在政治价值和行政价值主导的大学,办学往往难以尽如人意,不仅大学教师不满意,社会公众和用人部门不满意,而且政府常常也不满意。大学是高等教育组织,应当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自主办学地位,政府应当依法履行宏观管理职能,减少直接干预,保障大学自主办学。在自主办学的条件下,大学的办学与运行才可能回归其自身的选择,大学组织的内生价值才会凸显出来,在大学组织文化价值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要扭转道德价值和知识价值在我国大学组织文化中出现的式微倾向,应当改善政校关系,依法赋予大学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使大学能够从自身组织特性出发,在办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道德价值和知识价值的作用,展现大学作为社会精神堡垒的象征和示范意义。
加强干部教师的高等教育理论修养,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大学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师生员工是大学组织文化的主体,其中,干部教师又发挥着引领作用,在我国大学干部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权力主要掌握在大学党政领导和各级管理干部手上。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大学干部教师的高等教育理论修养薄弱,缺少对高等教育规律的基本尊重,缺乏对大学逻辑的坚守,很容易为其他因素所影响。他们的很多行为及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和动机追求往往不是源于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的深刻理解和理性洞察,这样一来大学组织文化往往缺少了合理的内核,大学组织往往表现得很柔弱,大学组织文化的价值关系常常发生扭曲,结果就是大学表现得不像大学,而更像社会其他组织。大学组织文化应当是保障其更好地实现自身功能的“防火墙”,是不适当的内外部影响的过滤器。加强干部教师的高等教育理论修养,造就一支掌握了高等教育规律的干部教师队伍,改善大学组织文化,培育与大学组织特性相一致的组织文化,保持大学组织文化价值关系的合理张力,是大学组织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全国很多大学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培训工作受到了重视,受训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得到了初步的高等教育理论培训。但大学干部培训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除了学校领导干部和部分青年后备干部外,其他多数干部的培训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途径。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大学干部教师的培训,完善培训机构和设施条件,提高培训的水平和质量,需要大学和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努力。
深入开展校史和办学传统研究,更好地发挥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对提升大学组织文化感染力的作用。大学组织文化与学科文化不同,学科文化是建立在大学各学科专业的知识和办学活动基础上的,而组织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行为和大学办学活动所积淀下来的习惯和传统。在大学办学过程中,一些对学校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或在师生员工中有广泛影响力的干部、教师和学生常常为师生员工所喜爱、钦佩和传颂,一些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坚持而又对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的做法,都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持久活力和影响的构成要素。很多大学不善于从校史和办学过程中总结和发现自己的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导致学校历史表现得一贫如洗,无所称颂,这种状况常常令人感到这样的大学既可悲又可怜。没有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的大学,其组织文化必定是平庸的,是缺乏感染力的。事实上,凡有历史的大学都有故事,凡持续办学的大学都有传奇,很多大学不是没有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而是缺少发现,既缺少发现的眼睛,又缺少发现的智慧。我国大学应当高度重视校史研究,不论历史长短,校史都可以研究,也应当得到研究。大学一般都设有档案馆,档案馆不能只是一个保管档案的地方,还应当是一个校史研究机构。档案馆既要配备档案专业管理人员,又要配备校史研究专业人员。加强校史和办学传统研究,梳理和发现学校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总结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使这些人物和故事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这样一来,大学组织文化就鲜活起来了,组织文化就有了感染力。
做好组织文化物化物的设计和利用,更好地发挥大学组织文化物化物的价值投射作用。大学组织文化不只是体现在师生员工的行为上,很多时候是更直观地表现在大学的一些物质形态的东西上。概括起来,大学组织文化的物化物主要有五类:第一,大学建筑设施。大学建筑具有实现学校功能的意义,它不只是提供教学、科研等功能活动的空间和条件,还通过附着于其风格和形态上的文化符号发挥影响。比如,北京大学的燕园和校门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清华大学的大礼堂代表了西式风格,武汉大学的老建筑融合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厦门大学的建筑体现了西式风格与闽南传统文化的结合,等等,这些建筑都通过其风格和式样向大学人传递某种教育信息和意涵,以使人从中获得特定的感觉和意义。第二,大学校园景观。大学校园不只是一个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它本身还是一种教育环境,发挥着环境育人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园林雕塑等景观来实现的。第三,大学的艺术装饰。大学的建筑设施内部都会进行艺术装饰,人物肖像、风景绘画、历史典故雕刻等都常常被用来装扮大厅、会议室、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第四,大学纪念品和日常办公用品。很多大学都设计制作了具有特定意义的书签、笔架、校徽、校旗以及笔记本、信封、领带、茶杯等,以展现学校的某些文化意涵。第五,以文字和艺术形式为载体的文化物。这类文化物尽管不是物质实体,但它所发挥的作用与上述物质载体是相同的,比如,校训、校歌等。这些文化物有助于使无形的大学组织文化形象化,便于人们认识、理解和接受。我国大学重视发挥文化物化物的作用,尤其重视校园景观和校训校歌等,但总体看,重形式更甚于内涵,重表面的热闹更甚于内化,重展示更甚于实效,所以,发挥大学组织文化物的作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大学应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态度上严谨细致,工作上全盘谋划,行动上一以贯之,从物质环境方面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组织文化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其感染力。
(作者: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