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大学校训要靠育人行动诠释
发布时间:2015-06-12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06-12

根据教育部最新名单,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共919所,除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少数没有官方校训或还在征求校训的高校外,拥有明确校训的高校共计909所。南都数据统计发现,909所高校的校训只用到了605个汉字,其中“学”和“德”两字出现频率最高,均在400次左右,可谓高校校训“撞车”多,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被用滥。

客观而言,博、学、德、行是我国大学育人方向的内在体现,四者辩证统一于我国大学精神的追求,承载着历史与时代的气息,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通共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大学育人理念的题中之义,也反映了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育人方法。因此,900所校训较多地表现出趋同的共性,实则有着内在的时代性与教育性,即便稍显雷同,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能扣以抄袭或生硬照搬的帽子。

纵观国外校训,哈佛大学的“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美国西北大学的“凡事求真”,剑桥大学的“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牛津大学的“上帝乃知识之神”等,这些校训也集中在“求知”“真理”“知识”等高频词汇上,所体现的思想与观念主要集中在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服务,在表达上也有接近之处。笔者以为,校训只要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只要凝练出学校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实质,就是合适的校训,就是好的校训。

但也应看到,作为特定的规范、信念与价值观,大学校训与教育目标、人格培养、行为准则及教育方针等直接关联,贯穿于大学的历史与未来,凝聚着大学文化。校训是激励、引领一个大学的精神坐标,是凝聚一个知识共同体集体意志的文化旗帜,是大学的历史之匙,更是大学的精神气质。校训应是对走过足迹的追溯,对自身使命与文化的反思以及对自身办学方向的准确定位。因此,植根于学校办学历史和文化传统而提炼校训,使校训变得简洁、响亮而富有深意,与学校文化相得益彰,这对于大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何谓学校文化?美国著名学者皮特森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组规范、价值和信念、典礼和仪式、象征和事迹,这些因素构成了一所大学不同于其他大学的个性,正是这些隐性因素在时间长河中沉淀下来,促使大学管理者、教授、学生及其家长共同解决问题,迎接挑战。以此为参照,我国大学耳熟能详的校训,如北京大学的“自由、民主、平等、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香港城市大学校训“敬业乐群”等,多源自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的校训。

值得注意的是,在倾慕于名校校训之经典时,我们不妨进行追问和反思:那些名校校训是否符合地方性大学和行业性大学?是否可以对名校校训进行复制后再加工?评价校训是否只关注浅层次的文字重叠现象?答案不言自明。如果校训不能内化为学校的文化,不能践行于师生的行为,不能升华为校风的话,无论言辞多么华丽,含义多么深奥,出处多么经典,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最多沦为墙上的点缀品和招生的宣传语。

大学的发展历史警示我们,校训不能仅限于表层意义上的文字,而是一旦确立就要进行深层次的诠释和践行,这样才能升华为师生的主动追求,进而融入学校的历史与文化,成为师生恪守的价值准则和人生信条。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评价一所大学校训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的“听其言”,而是要“看其行”,这才是校训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