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师资 >> 正文
高校引进“外援”切忌伤了“内助”
发布时间:2013-08-28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2013-08-15

目前,高校正在大力推进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这项工作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一些人才引进不到位甚至“滥竽充数”的现象时有发生,“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也给校内人才的发展带来压力和困境,这些都对人才引进工作提出了挑战。高校如何确保引进“货真价实”的人才,如何在引进“外援”时不要伤了“内助”,在提携“外援”之时也给“内助”机会,本文都做出了一些探讨。当然,作者以此为题写作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那就是将我们的目光从“引进人才”吸引到“引进人才后”,毕竟,轰轰烈烈的人才引进其实是细水长流的工作,引进后如何用好人才,使人才促进学校得以跨越式发展,还是一个刚刚开始、也颇为宏大的课题。

当心“滥竽充数”

高校要发展,除了适当补充一些新生力量外,必须还要引进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为此,高校每年都制定引进人才工作计划,并把这个工作计划分配给具体行政部门和相关院系执行。这种措施,调动了各单位引进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但在一些单位也出现了为完成工作任务只重视引进人才的数量而忽视了引进人才的质量的现象。引进中,他们看重的只是学历、职称、职位、毕业院校等硬指标,很少去考校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而且对引进一般的人才把关很严,对引进高层次人才把关相对较松。

这种情况下,由于工作疏忽,会使一些名不副实、弄虚作假者进入高校,从而给学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有的人才被引进后,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学校的教师,人为的制造矛盾和摩擦,造成不安定、不和谐的局面。这是高校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高校在引进人才时,不能盲目定计划、不能盲目去完成计划,一定要科学引人,引人科学。

实现科学引人,引人科学,就要将人才引进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成系统。总的来看,人才引进工作体系由组织与领导、预测与规划、政策与宣传、考核与决策、整合与使用、评估与反馈等六部分组成。其中,组织与领导是整个人才引进工作的主体。主要由高校党委及主管人事工作部门负责;预测与规划是工作的基础,影响着人才引进工作的效率,一般要考虑数量因素、质量因素与结构因素;政策与宣传是具体工作的依据和保证;考核与决策是人才引进工作的核心;整合与使用是工作的目的;评估与反馈是实现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组织与领导处于系统的中心,其他五大部分处于系统的外围,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系统的每一次循环,都是对上一次循环的修正与补充,从而不断促进人才引进工作的提高与完善,推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向前发展。

另外,人才引进中要注意把握硬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的问题。所谓硬性引进,就是将人才的各种关系和手续落户到高校,真正成为学校中的一员;所谓柔性引进,就是人才的关系和手续不必落到高校,但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到校讲学、上课、带研究生,即“引智不引人”。这是高校引进人才的两种形式。由于各个高校的情况不同,有的高校愿意硬性引进,以充实师资队伍;有的高校在硬性引进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但还需要引进,于是就采取柔性引进形式。柔性引进,一般会得到人才与学校两方面的认可,能进行利益双赢。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所高校在处理硬性引进和柔性引进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给这两种形式的引进人才制造矛盾,科学制定好业绩考核政策、报酬分配政策等。

把握“内外平衡”

高校在引进人才时,要注意把握好校内人才与校外人才的待遇问题。目前,对于引进人才,高校在精力和经济上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对于自身所培养出的优秀教师,高校往往重视不够,导致有的教师心理不平衡,要求调出学校。这是高校管理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高校应该把引进的人才与校内的教师同等对待。

首先,要在人格上尊重校内教师。那种把引进的人才看得很高大、校内教师看得很渺小的看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要不得的。

其次,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培养校内优秀教师,让他们快速成长,成为各个学科的骨干力量。“出产”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校长杨祖佑总被问及“靠什么吸引到这些世界级大师”的问题,而杨祖佑则一再提醒“当初引进时,他们还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的回答并非“自夸”自己卓越的眼光,而是想说明“一流教师除了引进,更在于培养”。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也曾尖锐地指出,“扩招比较容易,但对一流教师的孕育与培养至少需要20年至30年的时间,一点也急不得”。为此,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内教师培养制度,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形式,如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进修、国内访学、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网络课程培训等,以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一言以蔽之,用好现有人才,积极“造血”;引进急需人才,竭力“输血”,做到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并重,对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一样信任、一样关心、一样重用,才有可能建成一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这是高校搞好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破除“论资排辈”

人才引进工作中还要注意把握引进人才与校内教师间工作氛围的融合问题。不论是引进的人才,还是校内优秀教师,他们的成长、提升,与高校营造的成长环境不无关系。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能促进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再提高,校内的优秀教师不断成长。相反,则会使引进人才的学术状态不能充分发挥,校内优秀教师也会产生诸多怨气,影响工作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此,高校要形成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师资管理理念,破除论资排辈,努力营造学校内部良好的、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学术环境。

具体可采取如下管理措施:一是建立政策导向。在职务评聘、奖励、考核等方面,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激发教师刻苦钻研前沿学科、发表和出版高水平学术成果的积极性。二是鼓励学术争鸣。在学术问题上,自由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职务、级别之分,允许并鼓励教师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倡导开展学术研讨,容许学术上的失败。三是大力培养、扶持学术新秀。经过不断地学术积累、成长,新秀在未来会成为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更会成为学术大家。另外,还要破除论资排辈的体制、机制,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共同推动全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四是搞好学术团队建设。因为当今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同时,也呈现出高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需要多门类、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取得突破,为此有必要把不同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心理素质的人才组合在一起,通过专业互补、知识互补、智能互补优化群体结构,促进协同攻关、集体作战,这是国家实施“2011计划”的具体要求,也是衡量高校学科发展、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