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师资 >> 正文
筑一个追梦大舞台
发布时间:2013-05-15    文章录入:    点击:[]

—华东理工大学把“中国梦”融入青年教师培养

来源:光明日报  2013-05-08

对高校教师而言,中国梦就是育才梦。然而,缺经验、缺经费、缺平台,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走得并不轻松。如何助推青年教师成就育才梦?华东理工大学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筑梦”:构建青年教师培育体系

从忐忑地站上讲台,到成长为一位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从研究方向转变之初的彷徨,到作为技术负责人与主要研究人员参与20余项国家、省部级及国内外企业项目,合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师程瑞华感慨,“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

程瑞华告诉记者,2007年他进校之初,正赶上化工学院启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由经验丰富的国家级、上海市名师亲自指导。“经过听课、备课、试讲、上习题课等环节,体验了本科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也感受了名师的人格魅力。”程瑞华说,这些本领在独自承担《工业催化》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时都派上了“用场”,学生的喜爱让他对当好一名教师更有信心了。

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受益于这一培育体系。在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看来,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对教育梦想的实现,至关重要。尤其需要搭建沟通、交流、帮扶、发展的平台,在思想上关心、事业上激励、发展上助力青年教师成就育才梦。

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发展政策、教学改革研究;成立9大类专业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础能力;实施“华东理工大学青年英才引进与培育计划”,构建青年英才引进与培育资助体系,力争培养50名青年英才、100名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300名优秀青年教师。与此同时,还有师资博士后制度、青年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师资队伍国际化工程等助力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和待遇水平。

“追梦”:为青年教师插上“双翼”

教学与科研如何有机统一?怎样学会两条腿走路?在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不仅要过“教学关”,还要过“工程关”。针对不少理工科教师容易出现的“只管课题进度,不管学生成长”的倾向,华东理工大学让每一位教师时刻牢记:“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是科研人员。”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方波介绍,2009年学院开始实施“化工之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培养基金,对遴选出的优秀人才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并由相应的学术团队加强培养,重点提升“化工之星”青年人才主持科研项目和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能力。

工科生实践能力不足成为高校和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华东理工大学提出,作为领路人的教师自身功夫首先要过硬。教师工程能力的训练,成为学校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一大特色。

2011年起,华东理工大学开始实施青年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鼓励和推动缺乏工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前往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部门参与研发、工作或实习,完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两年内,已有47名教师参加了产学研践习计划。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师尚亚卓在上海家化践习一年期间,承担了技改项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根据践习内容形成了物理化学教学案例1份,发表教学论文1篇。“在上海市中药研究所的实践学习,让我学会从工程角度、全局角度来考虑问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药学院教师张敏说,参与技改项目“贯叶连翘提取物纯化工艺研究”,向企业研究人员学习工程实践经验,提高了他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也帮助他将产业实际应用引入课堂。

“续梦”:校长院士一线“传帮带”

不缺学历缺经验,是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老教师就像可靠的同行人,给予青年教师成长的动力和阶梯。”国家教学名师、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黑恩成的话,诠释了很多资深教师的梦想——把教育梦一代代传递下去,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他们的育才梦。

传帮带“结对子”工程是华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一项传统。自1998年活动启动以来,校领导、院士、国家名师等都主动担当起指导教师的重任,帮助青年教师迅速融入学校、更快成长成才。

“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这是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陈英南常说的一句话。与陈英南“结对子”的化工学院青年教师张琪说,陈英南的言传身教,让她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2003年至今,华东理工大学已有500余对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成功结对,很多当年的被指导对象已成长为指导教师,其中,1人成长为“863”项目负责人,多人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89人晋升为高级职称,27人成为学校管理骨干,活跃在科研、教学、管理的各条战线上。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高校老师,最大的使命和梦想就是做好指引学子前进的领路人。在追逐自己梦想的同时,每一位青年教师就构成了‘国家梦想’的一块基石。”程瑞华的话道出了青年教师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