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探索高校产学研联盟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0-04-30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9-3-2

哈工大校长 王树国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创新源头,要充分发挥在知识创新、人力资源、实验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产学研联盟的新模式,以更加积极的行动投身于产学研合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教育和经济始终未能紧密结合。产学研结合水平较低,导致了创新资源使用的低效和产业发展动力的缺乏,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首先,我国的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资源,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未能有效对接。其次,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有关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主要依靠引入外部技术来实现,总体上尚未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再其次,创新平台的作用不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不够紧密”,即大学科技园与高端技术源头联系不够紧密,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不够紧密;“两个缺乏”,即大学工程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管理人员;“两个偏低”,即企业技术中心瞄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水平总体偏低,研究投入总体偏低。

当前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是建立产学研联盟。企业毫无疑问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产学研联盟是由企业提出市场需求、关键项目,筹措资金。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动性是促进产学研联盟成功的关键。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实验条件及国际合作等资源优势,通过融入产学研联盟,实现互补多赢。高校应当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源头作用,即知识源——为整个创新链提供原始依据;技术源——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信息源——传播最新科技产业发展动态;人才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支撑;思想源——做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国际合作源——做社会及企业对外合作的窗口和桥梁。

从政府角度来说,首先,要切实提高对产学研结合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要努力引导高校、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和参与区域经济的四大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向自发与组织相结合,以有组织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项目合作为主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以长期战略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与导向型相结合,以导向性合作为重点转变。其次,要形成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机制。要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研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实绩。再其次,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环境,在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形成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根据国内一些大学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成功实例和经验,高校产学研联盟若想取得成功,要依赖三个基本途径:一是实现“三个落实”——资金、人才、项目要落实。二是建立“四个平台”——技术集成平台、配套实施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及国际合作平台。三是实现“三个结合”——科技和需求结合、技术和资本结合、人员和项目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