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0年01月06日
清华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在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强化因材施教,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2009年11月1日,清华大学代表队在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简称“挑战杯”竞赛),以团体总分420分的成绩与东道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列第一名,第4次获得“挑战杯”。这反映了清华大学通过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育人的成效。
一、以课外科技赛事深化课堂知识的学习
清华大学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结合专业课程开展了多项课外学术科技赛事。如电子工程系围绕“程序设计”和“电子技术综合实践”两门课程举办了“队式程序设计大赛”和“硬件设计大赛”,土木工程系围绕“结构工程”课程举办了“结构设计大赛”,激发同学对于专业知识学习实践的兴趣。目前,形成了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结构设计大赛、智能体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等为代表的,覆盖全校主要学科的42项各级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体系,每年参与人次超过3000人。
同学们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课堂知识准确掌握,还需要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以结构设计大赛的经典题目——“承重桥”为例,参与过两届大赛的张华文同学说:“比赛大大加深了我对各种材料的感性认识,以前根本无法想像,质量仅有8克的架子竟然可以承载20公斤的重量!”
二、以累进支持项目递进式地培养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项目,对这些项目提供累进支持,递进式地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
从1996年至今,清华大学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课外学术科研项目支持计划,主要包括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简称SRT)、实践调研创新平台、SRT挑战杯专项、累进支持基金等互为补充的支持计划。如SRT项目面向全体本科同学,主要由教师立项、学生全程参与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SRT挑战杯专项则由学生自主立项,并根据项目的学术背景来邀请指导教师;而实践调研创新平台则面向人文及社会调研类项目。每年支持的各类项目近600项。
“挑战杯”竞赛为这些科研项目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该项竞赛覆盖到了信息技术、机械控制、基础科学、能源材化、基础建设和人文社会调研等六大门类。对“挑战杯”竞赛中获奖的项目,累进支持基金将为其提供更高额度的支持,鼓励他们做出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三、以因材施教平台持续地激发科研兴趣
清华大学注重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在第二课堂中利用“星火班”和“兴趣团队”等平台持续地激发同学的科研兴趣。
2007年,清华大学发起“科技创新,星火燎原”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星火班”),从大三本科生中选拔50名左右的具有较强创新潜力的学员。他们在星火基金的支持下、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并在大三暑假被选送至海外一流大学进行4~8周的学术研究。至今已组建三期星火班,共吸收140余名同学加入。其中,星火一期50名学员均已顺利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绝大部分学员对学术研究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本科毕业后,19人赴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MIT和剑桥大学等海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28人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3人直接就业。
另一个因材施教平台是学生自主研发兴趣团队(简称“兴趣团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彼此间相互学习,基于共同的兴趣进行研发。如成立于2006年的三角洲工作室,在学校的支持下获得了40余平米的独立实验室和完善的实验设备,经过4年的发展,该工作室已成为校内最具特色的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平台,形成了由10个院系同学组成的跨学科科研团队。而致力于做出一套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机代数系统的Mathμ团队,在累进支持体系中不断成长——从2007年7名不同院系的大三本科生申请SRT立项到2009年自主开发的网络计算平台测试版正式上线,完成了计算机代数系统的自主开发工作,相继参加的校内“挑战杯”、首都“挑战杯”和全国“挑战杯”,均获得了特等奖的突出成绩。目前,该团队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紫荆学生活动中心的独立实验室中专心完善软件,以期尽快推出成熟产品。
四、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来建设课外科技累进支持体系
2009年学校正式发布的《清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实践教学、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清华大学从2009年开始全面推进课外学术科技累进支持体系的建设。
该体系着眼于为同学全过程匹配资源,从培养同学的研究兴趣到实现科研成果的每一个环节,为同学提供科研资金、场地、实验室设备、指导教师等全方位的资源支持。
该体系着眼于累进支持,希望为同学的课外科研活动提供持续性支持,通过基础型、提高型、拔尖型的递进式培养,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项目,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