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高等工程教育之路该怎么走
发布时间:2010-11-17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北京日报 2010-11-10

理工科大学定位不清

“理工院校”或者“理工科大学”作为一种整体概念早已成为习惯性指称。然而,用词者不加辨析地将“理科”与“工科”简单集合,会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二者内涵的边界。

现在讲的理工科大学绝大多数是指高等工程教育。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工科院校才开始恢复建设理科。尽管主体还是高等工程教育,现在理工类大学大多把发展理科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发展策略,毕竟单纯的工科教育是走不远的。

理工类大学面临的一个实际困境是,需要一个准确的发展定位。前些年频频使用的“研究型大学”这个概念,模糊了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师的使命。

高等工程教育应该非常明确、清晰地将培养现代工程师作为培养目标。前些年这一目标被淡化和模糊,一味自我提升,其毕业生实际上大多数还是要去基层做工程师。结果研究型做不到,工程型又放弃了,变成不伦不类。现在政府层面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以,理工科大学需要重新思考定位问题,回归工程教育——为一线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和科技需要的工程师。

■工程人才培养的问题所在

从工程人才培养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工程能力、工程素质的弱化,在学校教育中缺乏工程背景、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从高等教育内部因素来看,高校片面追求所谓“研究型”,工程教育越来越远离工程,越来越虚。

上世纪50年代我们施行的苏联模式,本科学制为五年,其中一年在基层学习,目标是培养“现成的工程师”,即毕业以后就能马上到车间去工作。而“文革”后开始学习的美国本科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把专业人才培养放在了本科之后的研究生阶段。结果我们现在的工程教育与苏式或美式都相去甚远,也不像欧洲具有清晰的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中国现在还没有一条工程师养成的清晰路线,没有成型的工程教育培养体制。如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现实需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除此之外,工程教育的外部环境也发生变化。在实行市场机制、讲求经济效益以后,大学生进入企业越来越难,工程实践、工程实习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工程教育真正有效的改革方向,一个是高校内部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同时要打破学校封闭办学的传统模式,有效促进通过校企合作来创设工程教育的环境与条件。

■改革需从两方面入手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探索新的模式,二是与国际标准接轨。

改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常规的是变革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强化实践环节等等,许多高校都在开展这种改革。此外,是工程教育的模式创新,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中法工程师学院,移植法国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又如汕头大学工学院实施美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打破了现在四年制按部就班的常规教学,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通过系列设计结合起来。

另一个较为重要的方向是与国际标准接轨。为什么中国的工程师在国外不被承认?因为我们的培养模式、课程标准是与国外不一样的。“华盛顿协议”是当前国际化工程教育的标准,我们的高等工程教育实际上是有“规”可循的。国内已经有一批大学,包括清华等,以部分专业作为试点,按照国际化标准来设计课程,衡量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