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大学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成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1-06-29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1年第12期

 教学与科研是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根本目标的两种基本活动.两者之间平衡的、良性的互动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但就目前我国大学而言,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的问题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亟待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基础上加以化解。

一、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的界定

“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是相对于“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而言的。所谓“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是指教育活动参与者(如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学校)所进行的教学与科研两种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沿着正相关方向,彼此达到相互促进的活动过程,它是达成现代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途径和方式。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对不同的教育活动参与者来说,有不同的要求和体系。对教师而言,体现在其所从事的专业研究与教学活动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而言,一是教师的整个研究活动过程,包括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进行、研究成果的转化等研究环节,要尽可能地渗透教学元素,彰显科研的教育性。研究课题的选择主要应该来自于对所从事专业领域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过程实施特点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实践,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地纳入到教学内容,被学生感受、感知、领悟,让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得到启迪,在享用研究成果中享受创新的快乐;二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到教育内容,要尽可能地加入研究元素,强调教学的研究性。在教育理念上,教师不仅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更要有现代教育的理念,从而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的形势善于分析综合,适应变化,并在适应中创新求变的创新能力。在教育方法上,由教师简单的“填鸭式”、“一言堂”式的教学。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教学,关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应该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深入地分析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成为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就学生而言,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主要是养成独立思考、认真研究问题的习惯,在思考与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对于教育管理者和学校来说.应该是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推手,其主要活动领域应该界定为:制定相关的规范、激励制度,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以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活动中来,达到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承担教学与科研双重活动中,在受到客观评价、正向激励和有效约束方面有较高满意度的目标。

从根本上讲,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要求大学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摆正二者的关系,从而保证教学与科研共同服务于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着“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问题,即大学教育活动各个层面的教育参与者在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中,弥漫着重科研、轻教学.或者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从而忽略最前沿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有甚者,出现教学与科研互动根本脱节的状况。这些非良性问题如不及时得到关注并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及大学社会价值的实现。

二、大学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的表现

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联系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简单的“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关系,而是存在着复杂的多种关系。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又存在着负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表明教学可以促进科研,科研反过来又能提升教学,二者之间可以互相增强、互相促进,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负相关关系表明如果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处理不当,将会引发相互冲突。表现为科研增强不仅不会促进教学,还会对教学产生消极乃至负面影响,同样教学的加强可能会对科研起到抑制或反向作用.是一种非良性的、失衡的互动。

教学与科研:本末倒置。教学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但是,伴随着大学的发展,大学职能也得到了拓展,科研职能变成大学的必然要求,许多国家都把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相联系,并依此制定教育政策。尤其是近些年,大学的科学研究被重视程度不断上升。科研地位在大学问的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科研水平被看成是大学实力和地位的象征,在各种考评和评价体系中。科研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相比而言,大学的基本职能——教学的基础地位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大学在人才的引进、资金的投入、教师职称的评定等政策上越来越向科研倾斜。甚至将科研放到第一的位置,客观上淡化了大学的教学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大学育人的本业。由于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功利性诱惑,使许多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教学与科研定位的方向性迷失。

只教不研:忽略前沿。大学中不仅有追逐科研功利者,也不乏只强调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自身科研能力提升或者根本不从事科研活动的“教书匠”。信息时代的大学教学已不是教师把自己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转交给自己的学生那样简单,仅靠传授教材知识是不能胜任大学教学工作的。在现代大学中,优秀教师和高水平大学的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不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不能算得上是真正优秀的教师;一个没有科研或学术氛围的校园是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人才。缺乏科研活动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引领到学科及专业的前沿,忽略前沿的教学也难以受到学生的认可及欢迎。

教归教研归研:脱节割裂。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必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良性互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评价、考核制度对大学科研的有意或无意的助推,使得大学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功利性。其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往往与教学活动脱节。这种脱节表现在大学层面上,重视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的地位和声誉、增强校际间的竞争实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社会资源以及社会上所谓的各种排名等;表现在教师层面上,通过科研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在职称评定时增加砝码以及由此获得其他收益。虽然从理论上讲,大学的科研应当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服务,但在实际过程中,这种良性互动的要求却很少得到真正的落实。教师为科研而科研.科研目的偏离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其结果导致科研数量快速增长,但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却持续下降的局面。   

三、大学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的成因   

认知偏差。一些大学将教学活动视为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把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教学水平最重要指标,把科研看作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凸显自身竞争实力的最显著标志。还有大学试图将企业管理的方法直接移植到高等教育的管理中,对教学与科研采用简单的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并用指标进行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横向比较。这种简单化的比较方式,实际上反映出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矛盾的认知过于简单化,进而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变相成为了“计时工”和“计件工”,而大学中最为珍贵的“兼容并包’’和“独立的创新精神”被逐渐淡化,大学应当独具的人文精神受到了来自现实的强烈挑战。

制度诱导。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大幅度增加了对高校科研的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面向国家和市场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为高校科研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但是,由于各高校在领会精神、落实政策、定位目标、制定管理制度等方面出现的偏差,导致了大学教学与科研非良性互动现象的产生。学校对科研成果的刻意追求,易使脚踏实地专心教学的教师越来越少,教学的价值在追求一流科研浪潮的冲击下黯然失色。大学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将科研推到了至高的地位。并形成基本的导向,成为评价教师的最重要指标;而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成长的付出等仅仅成为参考系数。这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充分反映了大学在衡量教学和科研的地位时,将砝码重重地加载到能够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的科研方面,教学则显得无足轻重了。从大学管理的角度看,科研的成果很容易通过教师发表的论文、承担的项目加以量化;而对于教学的成果则很难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评价方法.致使人们普遍认为科研是“硬指标”,教学是“软任务”,造成了很多教师倾向于全神贯注的搞科学研究而忽视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时,随着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的广泛实施,对教师教学的内容、方式和过程实施比较全面的监控,大学的教学活动越来越被要求规范化、程式化。同时,大学的科研管理却成愈加开放的态势,学校对待科研的态度是大力支持,宽松管理。这一紧一松之间,使得教师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管理宽松、易于取得成效和声誉的科研活动。事实上,在不顾一切追求科研成果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大部分精力转移到科研活动上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荒废了教学。

“一刀切”管理方式。教学和科研的主体都是教师,但事实上教学与科研的性质、要求是不同的,并且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会发生冲突。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于社会群体之中。每个个体在心智、体能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教师群体亦不例外,有的教师擅长教学,有的教师擅长科研,既擅长科研又擅长教学的教师相对较少。因此,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方式,才能符合教师个体差异化的现实。但是,目前我国大学在管理教师和考核科研成果时,一般均是按照统一标准来实施的,不具有针对性、也不会区别对待,没有与教师个体差异的客观事实相结合。这种“一刀切’’的管理、考核和评价标准,不仅对教师本身是不公平的。而且从大学整体的角度来说也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不利于大学的长足发展。

趋利导向。与教学工作相比,教师的科研活动可以为其带来更大收益,进而提高教师的福利。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科研给教师带来的边际收益要大于教学,搞科研还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容易产生成就感。由于科研成果的考核和衡量有着明确具体的标准,往往以教师发表的论文、申请的项目等形式表现。很容易满足教师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诉求,使其产生很大的成就感。而教学育人的效果则不如取得科研成果那么立竿见影。因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周期一般都很长,更何况大学对教学成果的评价充满了各种非教师能够掌控的主观因素。

四、大学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对策

造成大学教学与科研的非良性互动问题的根本原因存在于大学教育管理的不同层面,因此要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单一从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上进行局部改进是无效的,有必要从研究学校的发展定位人手,建立一套完整、具有操作性的管理体系。

结合自身发展准确定位,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大学要结合自身在高等教育系统及社会服务中所处位置选择与确定 发展战略。合理的定位不仅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及高等教育系统的健康运行。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准确定位,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关系,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色和差异,做到“因校制宜。

建立灵活高效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在大学内部,应当依据教师在心智、体能、专生、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存在差异,按目标导向对教师进行分类。实行差异化的管理,以避免不同类型教师的错位。即使同一个学校。也不应采用完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济大学“教学型”教授、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科研受”教授的评定经验值得借鉴。

建立协调的教学与科研激励约束机制。具体来讲:在各类奖项的设置上,应该既有科研奖,也有教学奖。在“质”上,设立各种教学、科研优秀奖,如对国家级精品课、国家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予以奖励;对省部级以上获奖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进行的配套奖威等:在。量”上,设立超课时、超科研工作量等津贴,按学生人数确定论文指导费用等。在晋升评优上,优秀教师的评选要注重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的实际成绩;教师职务评聘的政策要向教学和科研结合得好、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通过这些措施鼓励教学和科研都优秀的“双优型”教师不断涌现。

制定符合大学发展规律的合理的分类评价体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教学与科研分类评估政策,可以从制度建设上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向着良性互动的方向上发展。与教学工作相比较。科研工作相对容易量化,更容易考察和考核。而教学则具有明显的弹性和隐性特征。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既能正确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又能正确衡量教师科研能力,充分考虑到学校整体利益和教师个人利益,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

项目来源: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互动机制研究”(2009年,基金项目号:ADA09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徐 颖    中央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