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纪实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5-10-15
2015年,是“钱学森之问”提出的第十个年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工程学院在送走第九批本科毕业生后悄然转身,被正式确立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 of Beihang University)——这是北航为“钱学森之问”交出的新的答卷。
“北航要搭建荣誉教育平台,统筹设计理科和理工交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整合人才培养存量优势,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构建荣誉课程群和荣誉师资队伍,实现教育优质资源的集中投放和开放共享,推行荣誉教育制度,发挥荣誉激励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怀、国际化视野和一流竞争力的创造型人才和学术领军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副校长兼高等工程学院(荣誉学院)院长张广军说。
强化基础,突出个性
每周四下午2点,北京大学基础物理教学名师舒幼生教授都会准时出现在北航沙河校区五号教学楼101教室,为高等工程学院的学生破解物理学的奥妙。走上二楼阶梯,巴黎十一大学特级教授贝黑叶正滔滔不绝地为华罗庚班的学生讲解《概率论》。二十公里外的北航学院路校区,微软亚洲研究院邹欣研究员以全新的方式为计算机试验班讲授现代程序设计课程,教室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旁听者……优质的教育资源汇聚成为北航高等工程学院(荣誉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强大力量。
高等工程学院(荣誉学院)本科培养学制为四年。开学前一周开设暑期预备学校,对新生进行导学,学科带头人进行专业介绍,为后续渐进式专业分流作好铺垫。
第一年,全体学生统一进行高水平理科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第一年暑期作为第三学期开办暑期学校(不低于6周),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训练,强化知识和能力储备,为全面开始专业学习提供支持。学院统一开设的理科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均为经过单独设计、按照基础学科拔尖学术人才培养要求量身定做的荣誉课程,由学院聘任的高水平师资,按照小班化规模讲授。
从第二年开始,学生根据能力和意愿进行专业选择,部分学生经过遴选进入数学(华罗庚数学试验班)、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专业,实施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其他学生选择各类工科专业,实施全新设计的、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确定专业方向后将从全校优秀专家、学者中选择专业导师,在其直接指导下完成后续专业学习和实践。
午后阳光照射下,中关村丹棱街显得格外耀眼。微软亚洲研究院一个窗边的工位上,夏乔林正在从容地调试刚写好的程序。三个月后她将进入北京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两年多前,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转入计算机专业还仅是她的一个冲动的念头。是学院的大力支持令她扫除了惶惑,导师的悉心指点为她引领了方向,这位年轻女孩迅速成长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新生研究力量。
“数理不仅是技术的基点,而且是倍增器,基础高一分,技术创新可能高十分。凡是重大创新无不是在数理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尤其是原始创新;我们不给学生设天花板,学生有多高的需求就提供多高的教育平台;不设围墙,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开放的培养环境。”北航原副校长郑志明说。
国际合作,书院育人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到世界顶尖大学参与课程学习和项目研究,海外游学‘远航计划’将作为荣誉教育的重要延伸和有益补充,为学生获得广博的阅历和更高的视野提供平台和机会。”张广军在谈到学生海外游学经历时表示。
学院既通过开设部分双语课程,聘请国际师资授课等方式将国际化教育资源“引进来”,又提倡学生“走出去”,鼓励每名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出国(境)交流经历,为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提供国际一流大学一年以上学习机会。
学院自2007年起每年组织暑期香港学术交流团、暑期英国高校学术交流团,高年级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比例达到50%以上,本科毕业赴国(境)外深造比例接近30%。此外,学院还依托独特的书院环境,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培育和人格塑造。
近年来,学院依据其独特办学模式而自成书院,以“汇融”为名,取“汇集英才、融通学问”之意。实际办学中,书院与学院紧密耦合、双位一体,秉承“博而有要、雅而有节、敏而有蕴、卓而有徒、果而有畏”的育人理念,通过双导师制、四化育人(思想思辨自觉化、社会公益常态化、创新培养全程化、自我管理立体化)等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正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粟傈,是一个用行动诠释理想的人,品学兼优的她是北航学雷锋典型、北京市五星志愿者、2013年度“最美北京人”。作为高工2011届毕业生,她自入学起便坚持无偿献血,探视和照料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的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感悟生命的意义;怀着对社会感恩之心,她于2011年8月加入北京(LEAD)阳光志愿者俱乐部,独立运作专注于为流动儿童教育提供志愿教育机会的纯“草根”志愿者组织;作为绿化志愿者,她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南浑善达克沙地深处沙漠中撒下了上万棵绿色的希望。
北航高等工程学院(荣誉学院)党委书记陈新说:“社会对‘90后’一代的评价渐趋理性化,认为他们可教育、可引导、可培养,有能力承担建设未来社会的重担。认识问题解决了,方法问题就是关键。细心观察不难发现,‘80后’‘90后’是当今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他们愿意在社会公益中发现自身价值、获得满足和幸福。以此为教育抓手,倡导社会责任,激发青年学子身上的正能量,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定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改革难度显著增长。依托学校意志,对人才培养进行顶层规划和重新设计,成为在高速发展变革之中占据主动、有所作为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精英教育发展趋势看,美国大学普遍采用荣誉教育作为专门的精英人才教育模式。排在世界前一百名的大学中,除了一些教育资源充沛而学生规模小的顶尖私立大学外,40%以上的大学均设有明确的荣誉制度,实现专门为优秀拔尖的、具有高水平、高能力的本科生提供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北航校方认为,做好精英教育须满足至少三个条件:一是选对道路。开展精英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育资源,在资源有限的发展中阶段,依托荣誉制度集中优质资源定点投放往往是必由之路。二是依托优势。国内各大学精英教育虽然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都是依托其强大的学科优势培养相关领域的拔尖人才。三是瞄准方向。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有助于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符合国家意志。
“顺应改革浪潮,植根发展沃土,荣誉学院将是北航未来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基地、理科基础教育规划研究基地,也是教育部‘珠峰计划’承载学院。”北航高等工程学院(荣誉学院)常务副院长马齐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