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研究》 2019年第3期
内容提要: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的内在发展逻辑、经济社会的外部需求逻辑、学生个体的自我成长逻辑等三重逻辑。专业动态调整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三重逻辑的耦合规定了专业动态调整的目标、依据、动力和着力点,构建常态机制保障三重逻辑的耦合,进而推进高校专业动态调整。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深知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构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是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课题。纵观我国高校专业调整70年历史,过去,主要通过政府计划指令或政策驱动实现高校专业调整,自上而下的“一刀切”“运动式”专业调整,使得我国高校专业多处于被动适应状态,高校专业设置趋同,专业发展缺乏持续性和有效积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结构性问题突出,专业内涵缺失、专业质量下降。因此,实现专业动态调整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高校专业内涵和办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水平人才,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关于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相关研究,多从宏观研究视角出发,研究政府、市场、高校在专业动态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顶天”有余而“立地”不足,难以真正指导和解决高校专业调整的微观实践问题。另外,部分研究单纯从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或者专业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专业动态调整,没有全面审视影响专业及专业调整的各个基本变量,割裂了专业及专业调整的系统性,无法全面认识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本文正是基于专业动态调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结合当前研究中的不足,着眼于高校专业的微观视角及其复杂系统性特征,从理论上阐述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基本关系、基本逻辑、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以及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的条件。
高深知识、社会、学生是专业动态调整的三个基本要素、基本变量。高等学校专业是围绕培养目标形成的课程组合,课程是高深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逻辑化,专业与高深知识密不可分;专业依据社会分工和职业需要设置,专业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专业与社会密不可分;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人才培养是专业设置的基本动因,专业与学生密不可分。因此,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内在发展逻辑、遵循学生个体需求逻辑、遵循经济社会需求逻辑,专业动态调整的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构建常态机制保障三重逻辑的充分耦合,是实现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有效路径。
一、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内在发展逻辑
(一)专业与高深知识的关系
高深知识滋养孕育了专业。高等学校传播、发现、应用、理解的知识是高深知识,高深知识是构成各民族中比较深奥的那部分文化的高深思想和有关技能。专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以高深知识为其基本要素。修道院制度下闲暇的僧侣阶层对于“拉丁古典作品”的保存以及“古典翻译运动”和东西方文化传播为中世纪大学的诞生积累了原始的高深知识材料。高深知识生发了课程、专业、学科乃至大学,揭示了高等教育是以高深知识为原发点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统一,即高等教育是由高深知识孕生的多样性的统一体。中世纪大学的文、法、神、医四大学部开启了分科类进行大学专业教育的历史。
专业以高深知识为基本材料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学科作为高深知识重要载体,选取一门学科或者多门学科知识,形成课程,围绕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程体系,便构成了专业。尽管不同国家、地区对于专业概念的界定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以学科知识为基本材料,围绕特定培养目标所形成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教学互动,实现高深知识的传播、转化等人才培养活动。
(二)高深知识的内在发展逻辑
高深知识是已知与未知的统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因此,高深知识的发展永无止境,是无限积累的过程。高深知识的发展不是无序的,其循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并深深影响高校专业的设置及其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高深知识的学科分化发展逻辑。学科分化是高深知识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科分化促使以学科为载体的高深知识不断生产创新。知识最初是混沌一体的,囊括于哲学之内。随着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学科的初步划分,高深知识开始以学科分化逻辑持续发展。17、18世纪新的学科组织、期刊等学科建制的产生促进了学科的分化。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随后柏林大学讲座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学科分化发展。美国系科制改革,将学科的分化推向高潮,高深知识不断向专门化、纵深化发展。德国社会学家韦伯(Weber,M.)描述,“科学已经进入一个先前所不知道的专业化阶段,并且这种情形将永远保持下去”。
高深知识的学科渗透、交叉、融合发展逻辑。因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高深知识以学科为载体不断细分的同时,又表现出交叉、渗透、融合的内在发展趋势。最初的学科交叉体现在不同学科之间研究方法和理论上的借鉴、渗透,以此来实现本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的创新。1690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佩蒂(Petty,W.)首次提出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研究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开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研究方法的跨越交叉。学科交叉、融合还表现为多学科性,即围绕同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问题,以多学科的视角或方法研究和解决。学科之间最深层次的交叉、融合是通过不同学科的方法及理论体系的有效整合,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地带生成新的学科,例如,计算力学、化学物理学、教育心理学、科技哲学等交叉性学科。
高深知识全面整合的发展逻辑。随着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不断凸显,单一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知识已经无法解决这类问题,客观上要求知识的全面整合。通过构建集政府、企业、大学与社会公众于一体的超学科创新生态系统,以解决复杂问题为导向,全面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主体知识与客体知识等多元知识,实现高深知识的整合和再创新。
(三)专业动态调整的高深知识逻辑
首先,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分化、综合及全面整合的发展逻辑。专业动态调整要打破学科界限,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和调整促进跨学科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打破以学科为基础的院系界限,形成跨院系的学科大类交叉融合型专业。还要关注高深知识全面整合再创新的趋势,将专业设置和调整融入社会创新生态系统中,增强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复杂问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全局性审视问题的视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持续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重视和发掘隐性知识、经验知识,打破原有认知结构,重构认知体系,形成单一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和超学科专业共存的专业生态系统。
其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高深知识持续发展创新及其转化逻辑。高深知识与普通知识不同,它有无限聚焦和扩展的趋势。专业的动态调整应及时更新、补充由高深知识构成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既要关注高深知识的整体趋势和最新成果,也要将高校自身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优势。通过教师对高深知识的长期积累、探索、创新,持续更新专业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互动方法,实现专业内涵与外延的调整和变革。因此,专业动态调整既要以高深知识的创新成果为基础,动态改进专业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等;又要立足高校自身的科研优势和特色,不盲目、不趋同,在专业局部改进和整体优化过程中突出自身在高深知识层次、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二、专业动态调整遵循经济社会外在需求逻辑
(一)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专业因应社会需求产生和发展。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社会分工对不同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人才的需求。中世纪大学最初的四大学科划分,受到当时社会需求的深刻影响。如以法学著称的博洛尼亚大学、以医学著称的萨莱诺大学、以神学著称的巴黎大学,其产生和发展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医学、神学类人才的需求密切相关。随着大学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中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以其不断细分的专业来满足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一千年来,大学的生命是和它周围社会中被认可的专门行业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它将继续对新出现的专门行业做出反应。一些新的专业正在出现,另一些专业,如工商管理和社会工作,则变得更为专业化。
专业人才培养引领社会变革。教育是兴国之本,人才是强国之锚,专业人才培养引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专业人才培养围绕高深知识展开,传播人类文明成果,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奠定社会变革文化基础。专业人才培养推动科技进步,引领先进生产力,影响社会变革进程,促进社会发展。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成为高等教育中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科学巨匠,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先锋,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手工业时代走向机器大工业时代,走向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专业办学资源源于经济社会的供给。一方面,专业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级专门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专业生存和发展所需求的办学资源,如办学的合法性及人财物资源等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大学专业规模和入学人数不断扩大,大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愈加密切,专业办学愈加依赖于政府、市场、准大学生及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类办学资源,形成大学、政府、市场、准大学生、社会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复杂专业人才培养系统。
(二)经济社会的需求特征
经济社会需求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国家、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资源分布、地域文化、行业分布等各不相同,造成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类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同。
经济社会需求的历史阶段性。中世纪大学时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城市小商品经济的兴起,封建神权和世俗政权的交锋,推动了中世纪大学文、法、神、医四大类人才培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工业、采矿工业,以及冶金、运输业和通信行业出现并迅速发展,再次为大学专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化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大学中的一系列相关专业和人才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大学掀起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可见,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大学专业类型以及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有不同需求。
经济社会需求主体的多元性。高校专业的需求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准大学生等。政府是政权的象征,最初通过赋予大学专业的合法性来影响专业发展。随着政府办学经费投入的增多以及专业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越来越多地参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过程。专业人才最终要在各类岗位中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因此,分布于各行各业行政、事业、企业等用人单位构成高校专业重要的市场需求主体。此外,能够为高校专业提供必要的生源和办学经费的准大学生群体也是专业重要的需求主体。
(三)专业动态调整的社会需求逻辑
专业动态调整要遵循社会需求的差异性。各高校所处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性、行业分布差异性要求专业动态调整要立足地域经济、文化特色,注重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特色专业,服务好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专业多样性发展。专业动态调整要满足社会需求的历史阶段性。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既要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内容。专业调整不能局限于适应当下需求,还要有引领未来发展的超前意识。站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设置专业和培养储备人才,引领经济社会未来的走向。
专业动态调整要协调多元主体需求和作用。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计划和调控,一定程度上能推动专业发展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但完全政府控制和干预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如高校缺乏办学内生动力,专业设置趋同,人才结构类型单一等。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专业的动态调整。但同样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如专业恶性竞争,高校盲目设置或淘汰专业等,违背专业发展规律。准大学生通过个人的专业兴趣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自主选择专业也能推动专业动态调整。由于准大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有限,包括信息是否对称、认知水平和能力乃至家长的喜好等,因此,大学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不能完全跟着准大学生的选择走。总之,专业动态调整就是要协调政府、市场、准大学生在专业调整中的不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
三、专业动态调整遵循学生自我成长逻辑
(一)专业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是专业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有思想有意识、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原材料”,也是大学专业教育的对象。专业所能够吸引的学生数量、生源质量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成为专业持续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声誉,象征着专业的生命活力。学生是专业生命得以延续的保障。有了学生才有专业得以延续的可能,有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毕业生才体现专业持续存在的社会价值,才能保障专业持续发展。
专业教育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保障。专业教育是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满足自身不断成长需要的教育。大学的专业教育,不仅指分专业的教育,更是指超越基础教育的更高层次的教育,是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高深知识积累、认知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专业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职业的必要准备。大学专业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最终需要在不同行业、职业岗位中扮演好特定角色。大学生要从事某种社会职业,首先需要接受相应类型的专业教育,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必要的能力和素质。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卷入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它们不同于纯粹的技能。专业教育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流动的重要条件,大学的专业教育不仅影响大学生离开学校的最初职业选择,而且影响其后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变换。
(二)学生需求的差异性特征
首先,学生需求的个体差异性。其一,学生的认知类型存在差异。认知类型又叫认知风格,是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所偏好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认知类型差异就是人们在感知、理解、记忆、思维等过程中采用的与众不同的方式。学生认知类型的差异,导致其对不同专业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专注力和投入程度不同,影响专业学习效果以及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质的养成。其二,学生认知水平存在差异。认知水平差异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差异,包括智力发展水平和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不同专业知识的难易度不同,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能够适应的专业类型不同。其三,学生对于自我成长的期望不同。不同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及认知类型和认知水平的差异,致使学生对自我成长的期望及专业选择有所不同。其四,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不同。在专业学习中所需要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不同,导致其专业选择存在差异性。
其次,学生需求的阶段差异性。人的心理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并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变化过程。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变化,心理活动也会随着信息的输入而不断变化。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知识层次、类型,教师讲授方式,学习、考核方法以及人际关系、业余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与中学阶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特定专业的学习,学生对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认知以及对自我成长期望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都会发生阶段性转变,并期望通过调整专业归属,改变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达到新的自我成长和职业规划目标。
(三)专业动态调整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首先,专业动态调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就需要高校专业动态调整过程中,吸收学生代表参与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决策,注意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学生对专业增设、淘汰、课程体系调整等专业调整行为的知情权、建议权和审议权。
其次,专业动态调整要尊重学生再次选择专业的权利。专业动态调整要遵循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性和阶段性,切实保障在校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再次选择专业的权利。根据西蒙(Simon,H.)的“有限理性”理论,即使把准大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做出的专业选择看作理性活动,这种理性也是“有限理性”。准大学生获得的有关专业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学生、家长与学校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学生认识和分析这些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有些准大学生最初所做的专业选择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同时,在校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生活,对于各类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可能与刚入学时发生很大改变,并希望再次选择与自身需求更匹配的专业。那么,这就需要高校做好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切实保障在校大学生再次选择专业的权利。在校大学生对于专业的再次选择是推动高校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的内在力量。近年来,一些高校实行转专业“零门槛”,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又推动了专业的动态调整。
四、专业动态调整遵循三重逻辑的耦合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遵循三重逻辑的耦合。专业在与高深知识、学生个体、经济社会三者关系中被定义。离开了这三者关系,人们无法对专业做出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判断,只从其中一个维度去思考,得出的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专业动态调整本质是高深知识逻辑、学生个体需求逻辑、经济社会需求逻辑的耦合,三重逻辑的耦合规定了专业动态调整的方向、依据、动力和落脚点。因此,构建常态机制推动三重逻辑的耦合,是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的有效路径。
(一)专业调整本质是三重逻辑的耦合
首先,任何层次类型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都遵循三重逻辑的耦合。高深知识发展、学生个体需求、经济社会需求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关联的统一于专业系统,缺少其中之一便无法实现专业动态调整。高深知识遵循内在分化、综合及全面整合逻辑的同时,亦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走向,引导学生个体认知和对未来职业的准备。经济社会遵循时空差异性发展逻辑的同时,也在为高深知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和储备能量,为学生个体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学生个体在自我成长和职业准备的过程中,亦为高深知识生产创新提供新的认知实践和社会实践主体,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力资源。因此,任何层次类型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最终是要通过整合高深知识内在发展逻辑、学生个体需求逻辑及经济社会需求逻辑,实现三重逻辑的耦合,完成专业系统的螺旋上升式调整和优化。专业动态调整以学生个体需求为纽带,引导高深知识的内在发展与经济社会外在需求的统一;高深知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个体成长和未来职业规划的转变,并通过三者耦合作用以及动态配置高深知识资源、学生资源、办学经费资源、就业需求资源等,实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动态调整。
其次,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因自身专业发展定位及学科发展特色和优势不同,所处地域经济社会需求不同,面对的学生个体需求不同,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也就决定了,不同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在遵循三重逻辑耦合的基础上呈现个性特征,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专业的多元需求。
(二)三重逻辑的耦合规定了专业动态调整的目标、依据、动力和着力点
首先,三重逻辑的耦合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指引方向。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目标在于适应与引领高深知识未来的创新趋势、学生未来的成长需求、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需求,通过三重逻辑的耦合实现三重目标的有效统一,实现高校专业与高深知识、学生个体、经济社会的相互适应与引领,持续发展进步。
其次,三重逻辑的耦合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提供依据。高校专业怎么调整,不是政府的计划配置,不是高校领导者“拍脑袋”决策,也不是单纯依据高深知识、学生需求、经济社会需求的其中之一;而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理性的分析过去与现实专业与高深知识、学生个体需求、经济社会需求的整体适应情况,科学合理的预测未来三者的耦合发展趋势,据此做出预知性的专业调整。
再次,三重逻辑的耦合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内外部动力。高校之所以能够自主地、目标清晰地、持续地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根源于三重逻辑耦合作用下高校将内外部推动力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高校围绕特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高深知识设置专业,通过教学活动实现高水平专门人才培养,并通过持续向社会输出高水平人才和教育,获得经济社会和学生提供的办学经费、就业需求和学生生源等必要的办学资源。高校要实现持续的生存与发展,就要满足不断发展变化和多元的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从而自主、持续、预知性、有方向地调整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三重逻辑的耦合推动高校与经济社会、学生之间的信息和资源的充分有效互动,促使高校将内外部推动力转化为自主调整专业的内驱动力,实现高校专业的持续发展,推进高深知识、学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另外,三重逻辑的耦合为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基本着力点。专业动态调整要围绕高深知识的发展更新、学生需求的改变、经济社会需求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实现以专业设置持续优化为基础,以专业内容持续改进为核心,由内而外的专业内涵、专业结构、专业数量规模的动态调整。高等学校的类型、定位不同,不同学校专业与高深知识、学生个体、经济社会的关系不同,高等学校专业动态调整须放到三重逻辑的耦合中审视和决策,找到专业调整与高深知识、学生个体、经济社会相适切的着力点。
(三)构建常态机制保障三重逻辑耦合
实现三重逻辑耦合,推进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需要高校自主决策机制、学生选择和市场调节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协调统一,并以各主体信息共享、积累机制为保障。
首先,构建高校自主决策机制是三重逻辑耦合的基础。高校是专业办学主体,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构建高校自主决策机制,首先就是要改变政府主导下的专业被动调整状态,让高校成为专业调整的权力主体与责任主体。从我国专业调整的历史来看,之所以难以实现专业动态调整,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代替高校自上而下调整专业,高校既缺乏专业调整自主权,也缺乏自主调整责任。不同高校学科发展基础和特色不同,所处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职业需求不同,决定了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需求不同,唯有各高校作为专业调整主体、自主探测需求信息、自主决策专业调整行为、自主负责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能通过三重逻辑的耦合,有针对性地实施专业动态调整。
其次,学生选择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是三重逻辑耦合的动力。学生既是专业教育的对象,又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生源和办学经费资源,是高校专业调整重要的需求主体。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专业,动态调配专业生源和经费,是推动三重逻辑耦合、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的内部动力。用人单位等市场主体是专业人才的接收方,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就业岗位资源,是高校专业调整的外部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通过专业人才的需求调节,动态配置办学资源,是推动三重逻辑耦合,实现专业动态调整的外部动力。
再次,构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保障三重逻辑耦合并引导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方向。确立高校自主调整专业的主体地位,是实现高校专业动态的前提和基础,但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可缺失。高校自主调整专业过程中,或存在与外部需求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等问题,影响高校专业调整的决策。由于高校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高校自主调整专业,或导致高校过分追求自身利益,重复设置低成本专业、片面追求数量扩张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盲目增设不具备条件的专业等机会主义行为,违背三重逻辑耦合的专业发展内在规定。政府宏观调控,首先,可通过市场需求信息、高校专业布点信息的发布等,为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提供信息服务。其次,通过专业评估、设置专业标准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高校按照三重逻辑耦合要求,动态调整专业。另外,可根据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和就业状况,通过配置专业办学经费、招生计划等手段,引导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方向。总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与高校自主决策机制、市场需求机制、学生选择机制有机结合,协同发力,可推动和保证高校按照高深知识内在发展逻辑、经济社会的外部需求逻辑、学生个体自我成长逻辑及三重逻辑的耦合,高水平实现高校的专业动态调整。
另外,各主体信息共享、积累机制是三重逻辑耦合的保障。高校专业由高深知识、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三大系统非线性耦合而成。专业动态调整既涉及高深知识、学生、社会三大系统内部的复杂信息,又涉及三大系统非线性互动信息。因此,要实现三重逻辑耦合及专业动态调整,既要横向了解高深知识、学生、社会各系统的自我发展情况,还要纵向了解历来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调整遵循高深知识发展、满足学生需求和经济社会需求情况。准确、全面获取以上信息是高校做出客观、合理的专业调整决策的保障,决定三重逻辑充分耦合实现。
(作者:张德祥,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王晓玲,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