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教育》 2019-12-21
摘 要:一流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围绕这一主题,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种观点可谓见仁见智。从解释人才标准入手,总结归纳一流人才的基本特征和标准,探讨影响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观念和制度因素以及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保障性条件。所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一流人才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培育科学的制度环境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加强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一流人才;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Talent)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是它存有歧义。不同人群的理解、解释不同,见仁见智。二是它具有历史阶段性。不同历史时期,人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会不断变化,与时俱进。三是它具有标准的多样性。不同的领域、行业的人才标准是不同的,难以用一个尺度衡量。四是它可以分出不同层次。一般来讲,人才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合格人才”(Qualified Talents)和“优秀人才”(Excellent Talents)。前者是指符合某种职业或行业从业基本要求的人才;后者是指在本领域或本行业知识和技能超群的人才。本文所讨论的一流人才培养主要指“优秀人才”的培养问题。
标准:一流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从广义上讲,所有能够在政治思想道德、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达到相当高水平的,符合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需要的领军人物都可看作是优秀人才,或者称之为“一流人才”。这些“一流人才”可能是奋战在尖端科研技术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学识渊博知名的大学教授,也可能是勤于钻研经验丰富的革新能手和活跃在生产一线技艺精湛的技术人员,也可能是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劳动者。然而,不论哪个行业,不分哪种职业类型,一流人才都应该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古人所言:“志不强者智不达”。大凡事业有成者必有鸿鹄之志,志存高远。而且,一旦理想目标确定,这些抱有鸿鹄之志、志存高远者往往就会按照既定的目标,执著追求、信念坚定、始终如一。他们既不会为追求目标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而心生畏惧、止步不前,也不会为征程道路上的各种诱惑而消磨意志、安于享乐。
第二,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了解和掌握本领域最前沿的专业和学科发展的动态。一流人才除了能够像合格人才一样,具备某种职业所需的普通专业知识和技术,他们往往还是从合格人才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拔尖人才。与合格人才相比,优秀人才专业力和领导力更强,视野和洞察范围更加宽广 。他们既掌握全球和国际动态,又深谙本国国情和本部门的实际状况,能够做到既可“仰望星空”胸怀天下,又能“脚踏大地”扎根本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善于“全球思维和本土行动”领导者。
第三,具有强烈求知欲、探索欲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一流人才之所以优秀,其成功的主要秘诀在于他们从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他们往往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当然,这种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是他们不懈努力学习新知,善于利用多年经验积累和从不停顿训练自己反思、批判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果。
第四,善于组织与合作,具有超强协调能力和领导力。在当今全球知识经济和“知识生产模式II”的时代,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科技创造活动越来越强调“协同创新”和“团队合作”,优秀的人才除了自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他们具有的另外的优秀能力和品质就是超强的协调、组织和领导力。
理念和模式: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因素
俗话说:“人是环境的产物”“育人在学校,成才在社会(企业)。”这两句话背后的寓意在于:一个人从“合格人才”到“优秀人才”是学校教育和后天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观念文化是影响人才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高校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从社会边缘走到社会中心。高等教育成为人一生中经历的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它已不再被看作是只能满足贵族阶级闲暇好奇的“装饰品”,而是作为现代人生产和生存的“必需品”。高校给大学生们打下什么基础,埋下怎样的种子,最终会直接影响结出怎样的果实,使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流人才培养最终能否完成取决于如何营造出适合大学生成长的一流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苏联理念和模式影响较大,“三中心”(学科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等专业主义的思想和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直接影响我国一流人才的培养,从而导致两弹功臣钱学森发出著名的叩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要想创造出适合一流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其关键之处在于从教育思想更新、育人模式变革入手,在理念和模式上开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第一,形成先进大学理念。“大学人”及其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精神、大学组织(教育),及其本质和内在逻辑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如美国学者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中批评哈佛大学这所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是如何放弃教育宗旨和办学目标,从真正的崇尚教育向迎合消费者需求方向发展的。他实际是在警告哈佛大学的办学者:“如果失去大学精神,失去灵魂,哈佛难以卓越”。我国学者龚放教授在一次讲演中也指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办学思想是指导学校发展的“指南针”或是“北极星”。如果“指南针”失灵,如果“北极星”消逝,一所大学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乃至一切工作都会失去方向感。
第二,大学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机构。强调大学本质属性实际上是在强化大学的“文化身份”,使之成为“有文化的大学”。强调大学文化身份的目的在于强调大学组织的特殊性。大学组织及其文化不同于政府、军队和企业文化。政府和军队强调忠诚、纪律和等级,属于“科层文化”,也有人将之比喻为“牧犬文化”;企业文化追求收益,树立“标兵”,奖励“第一”,属于“效率文化”,也有人将之比喻为“牧羊文化”。因为知识分子群体及其劳动方式的特殊性,大学文化是强调个体的独立与尊严的学术共同体文化,属于“学术文化”,也有人将之比喻为“牧猫文化”。大学文化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身精神气质、治理风格和办学特色。一所大学“追求什么”“倡导怎样”“树立什么”是一所大学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集中反映。例如:北京大学之“兼容并蓄,思想独立”;清华大学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哈佛大学之“让真理与你为友”;斯坦福大学之“让自由之风永远吹”等。优秀的大学组织文化应该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是一种“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文化。只有这样的组织文化才有利于新知生产、批判性思维养成以及独立人格之形成。只有在这样的组织文化之中,大学才会更加容易形成其自身文化自觉、文化个性和文化品味;大学教师才会更容易发展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气质;大学生才能更加容易养成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意识。
第三,不断探索育人模式改革,扩大“培养圈”。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我国有各级各类高校2,914所,其中有部委所属的“双一流”建设大学,也有地方普通本专科院校;有强调学术导向的研究型大学,也有强调“技术实践”导向的应用型大学和“技能就业”导向的高职型院校。不同类型和层级学校,其定位、使命和任务也各不相同。每一所高校都在按照各自特定的培养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然而,在我们看来,不论哪种类型和层级的高校,追求“卓越”“培养一流”的办学理念都是一致的,没有本质差别,其都是在根据社会和生产部门的需要,按照不同的人才规格,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的通用和特殊人才。换言之,由于人才概念的丰富性,一流人才的培养工作不能只依靠研究型大学,尤其是那些具有“双一流”建设称号的院校来完成,培养一流人才并不是少数顶尖研究型大学的专利,而是我国所有高校,包括应用型和高职型院校共同的使命。当然,有资格承担使命的前提条件是这些院校本身应该是一流的,是追求卓越的,是具备培养一流人才条件的。
学科、专业与教师: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条件
什么是一流院校的基本条件?任何院校,不论其属于哪个层级、怎样的属性、哪种类型,都必须围绕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核心要素进行。通常情况,各个学校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规划时习惯上这样表述:以学科为龙头,以专业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然而,为什么要这样表述,需要在理论上予以更加明确的回答。
第一,学科(Disciplines)既是知识概念体系,也是学术制度安排。例如:我国学者马陆亭教授指出:“大学由学科组成、办大学就是办学科,学科是大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大学发展之所以“以学科为龙头”,这是由学科的作用所决定的。什么是学科?较权威的解释是把学科定义为“按照学问性质而分的门类”。从这个意义上看,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通常也称之为“学科体系”,即指某个学科的内部框架结构。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的知识在不断增长,学科内部结构不断分化与整合,从而导致新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在高校,学科发展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因为学科体系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而课程体系又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不同类型和层级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新的制度性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不仅会影响资源的配置、课程体系的研发,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何以如此?因为学科体系是学术人员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知识生产的特定领域。没有学科发展,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得不到更新;没有学科发展,在学科领域工作的学术人员和教师得不到成长。尽管学校类型和层级不同,对学科体系价值的利用和选择可能会有差别,但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作为学术人员成长的环境,学科价值本身都是一致的。不论是对哪一种院校来说,确立学科“龙头地位”的信念都是不能动摇的。所不同的是:研究型大学学术人员可能专注学科知识的生产,促进基础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应用型大学和高职型院校学术人员可能更加重视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运用研究。
第二,人才培养专业基础地位的确立是由高等教育内在逻辑所决定的。按照字典的解释,专业(Specialization Program)是指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者职业;在高校中,专业是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一组课程计划的集合,是专业所需知识的有序化和结构化。换言之,高校所设置的各种专业,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编制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及集合。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是其最基本的职能,是在专业框架或目录下完成的。对于人才培养来说,专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不同课程体系的组合,是以课程体系或者学科体系为基础的。因此,开发出一流课程体系,建立有竞争力的特色专业,与建设一流学科同等重要。没有一流学科就不会有一流的课程体系和一流的师资队伍,也衍生不出一流水平的专业,培养一流学生也只是空中楼阁。反之,没有一流专业也就不会产生对一流课程体系和一流学科体系的诉求,高校也就不会想方设法招揽一流的师资人才,加强一流学科体系的建设。
第三,一流人才培养是通过一流教师的高水平智力劳动实现的。教师的素质及其劳动效果决定着一流人才培养的产出和质量。众所周知,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社会服务等。这些职能的发挥都必须通过教师的工作来实现。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高校生存发展依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劳动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之中。教学活动主要的任务是通过知识传承培育新生代人才,科研活动主要是生产知识,社会服务主要是知识和技术应用的过程。尽管后面两种活动没有直接通过教学形式培养人,但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也与人才培养发生一定的关系。例如:让学生进入实验室或参与社会某些工作等,都可以视为一种广义上的培养活动。另外,每名教师一般归属于一个学科或专业,在学科和专业领域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做得越深,学科就变得越强,专业教学水平也就越来越高。因为越是一流的学科和专业越容易汇集优秀研究和教学人员,所以良好的学科和专业环境有利于知识交叉和学科生长,有利于年轻的学术人员成才和发展。由于学术人才在大学和学科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目前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一场新的争夺“优秀人才”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积极方面看,这反映出各个高校对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是优秀教师人才和科研人员价值的一种体现;但从消极方面看,“争夺人才”大战导致部分“非双一流”建设院校优秀人才被“挖走”,人才流失问题严重。这种非理性的“抢人大战”对我国学术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因为“双一流”建设的目的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双一流”建设院校和非“双一流”建设院校的关系如同“高峰”与“高原”的关系,没有“非双一流”建设院校的高水平,“双一流”建设院校必将受到系统整体水平高度的限制。因此,培养一流人才不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属任务,而是全体高校的共同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在普通高校发展中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施晓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