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抓关键和补短板:新发展格局中的教育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1-05-14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1年01期

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各项工作的重点。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是各级各类教育在本质属性上,以内涵式发展为基础实现相互融通,面向新发展格局实现相互促进。“十四五”期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体系建设为龙头来实施,以教育体系契合经济社会来实现,重点是抓关键和补短板。各级各类学校要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寻找自己的发展方位,服务和融入“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科技革命是重要推动力,中美战略博弈和全球疫情爆发是长短变量,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的战略应对。教育的内涵、模式、作用都在发生变化,学校的办学思路、着力点和发展方位都需要进行战略选择。

1.新发展格局是国家未来战略性政策方向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国家发展政策的重大战略调整,“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内在需求”。这一政策方向是长久之策而非权宜之计,将会持续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天,即到本世纪中叶。这是因为中美博弈是长期的战略博弈,美国不可能主动放弃对我国的围追堵截,即使有所改变也只会发生在战术层面。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基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我们奉行着“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在市场分工链条上形成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其中重视出口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导向,如曾经有过的“出口退税”政策和“两头在外”“出口转内销”现象。近两年来,世界局势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各国加深了对自身产业安全的忧虑。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毕竟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又有着悠久的东方文明传统,还是一个快速走向民族复兴大业的大国,因此发展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和重要。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思想,表明我们首先要完善自己的产业供应链“内循环”,不能把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要确保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安全,同时积极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外循环”。

2.已经显现出来的教育变革

办学和育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而时代赋予了它们新的特征。办学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育人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国的教育模式正在发生着迅速的变革。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具体实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会上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著名论断,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非常具有前瞻性。表明我们的教育内涵开始发生深刻变化,开始由学习借鉴为主向创新模式转变,学校的多方探索也正在有效开展。

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过去二三十年,政府对教育信息技术有过长期的投入,但其效果的呈现是缓慢的。疫情期间,教育战线“停课不停学”,信息技术的作用开始发挥,“宅家教育”直接推动了教育新形态。线上教学尽管是浅层次,甚至是课堂教学的搬移,却真实地进行了,学生实实在地受益了。未来的教育模式改革探索将进入活跃期,线上线下混合教育逐步成为新常态。

应对逆全球化思潮的主动作为。美国越是封锁,越说明我们的道路正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全球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反封锁。教育在如何实现高水平开放,如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大学协同帮助受疫情影响学生完成学业学习、开发网络教育模式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作为,还将有更大作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伟大复兴将在这代受教育者身上完成,我们需要培养有能力的时代新人;科技革命正在带来深远变革,培养创新人才正在成为时代命题。高等教育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正在促进学科间的融合、推动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创新正在从融合中产生。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科学成才的人才培养新格局正在形成。

3.教育需要聚焦新发展格局要求重点发力

我国教育已全面进入到普及化阶段,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面向“十四五”,创新型国家和人民美好生活是前进方向,抓关键补短板是工作重点,而教育在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会更加突出,在未来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还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对社会的和谐进程又会起着“民生性”作用。

教育要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双循环”。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规划的要求,教育发展要聚焦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民生保障短板、美国科技封锁加剧等影响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问题,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展实体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主体功能区和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发力,助力国家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适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重组的需要。

加强与社会融合是教育必须克服的短板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群聚性特征。教育是使人社会化、现代化而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当今教育最显著的短板,就是与社会存在脱节问题,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莫不如此,这也愈发显示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重要性。

1.教育的社会功能不能忽视

教育决定着人类和国家的未来,是硬的软实力,其推动发展、解决矛盾、促进民生、涵养文明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教育的社会功能是由内及外发挥作用的,内是本质、外是功用,通过内化而对外有用。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适应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不仅传播科学知识和真理,而且培育理想信念和时代精神。

教育即社会,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正常而独立地步入社会。教育是使年青一代逐步遵从社会规则而不断成长的过程,使孩子们慢慢地从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这种成长将依循社会的良俗民意和主流价值,使人向善和懂得合作;这种成长还将依循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和认知规律,使人健康地生存发展。教育是人与社会的接口,不断丰富着个体和社会的元素,使社会更加文明,脱离社会的教育注定没有生命力。

2.教育的自律加剧了其与社会的隔离

当今教育的短板,不在理念而在实践上,问题出在理念与实践的差距上,出在教育与社会的融合不足上。应该说,社会对教育是普遍关切的,但大家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完成上级布置任务、关注亲朋好友子女上学和感悟儿孙学习压力上。教育部门为了化解社会压力,不断完善和强化自身的自律性,因此教育工作的公平性和严谨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如尽管大家对高考改革的呼声很高但仍高度认可它的公平性。然而,这样的循环强化出的结果却是:教育面向人人,外界普遍关注教育议题但也认可它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教育系统深感责任重大也更加认真履职,由此反而导致教育与社会出现了割裂。如为公平起见而制定出越来越严格的考试升学标准,素质教育难以落在实处;担心劳动教育、户外教育所带来的意外责任,而慢慢削弱了全面发展的要求。结果是教育逐步成为学校自己的事情,学校承担着无限的责任。要知道单纯的学校课堂教学、知识学习并不能构成教育的全部。

其实,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年青一代走向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通力合作。面向新时代,教育工作向内要春风化雨更加绵绵入心,向外要扎根大地更加融入社会。社会各部门不能仅把教育看作是教育部门或学校自己的事情,还须思考和承担自己的责任。

3.一些重要的短板需要增补

明晰各级各类教育的社会定位。基础教育奠定着孩子们未来人生的根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是年青一代跨入社会的双通道,继续教育是成人工作赋能的加油站。我们的社会已迈过粗放型发展阶段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普通初高中毕业生将不能再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必须经过职业院校或高等学校的教育环节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

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建设。基础教育重在奠基,建设的重点是科学有序,聚焦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智力阶段特征,在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相应要求,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教育重在把握类型特点,建设的重点是产教融合,培养大国工匠,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建构按照类型教育特点办学的制度和标准体系;高等教育重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重点是特色多样,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分类发展势在必行。“十四五”期间,应按照五中全会要求,在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教育机构、发挥在线教育优势等方面聚力突破。

完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教育体系属于基本教育制度,是对国家教育层次类型结构关系的描述,是学生成长的路径和社会识别的符号。教育体系建设重在体系,“十四五”期间要在健全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构建技能社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并重视各子系统间的联系与融通,目的是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整体,长远看就是构建服务全面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推动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发展。教育体系健康与否还要看其与社会经济体系的匹配程度,匹配程度越高,教育体系就越科学合理,国家发展就越和谐安全。“十四五”期间,教育要注重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推动主体功能区和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及其对区域、乡村经济的综合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还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加强智能教育和学科专业调整,注重发挥人工智能的头雁引领作用。

实现高水平开放是教育放眼未来的关键

开放是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任何封闭的系统最终必将走向沉寂。中国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以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基础的改革开放,其中教育既是先行者更是受益者。学校是天然的学习型组织,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以学习促进创新,开放是其基本属性。高水平开放与内循环为主体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都不可或缺。

1.教育是民心相通润滑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是教育发展必须关注的大局大势。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是助推实现大局大势的关键因素,前者有着压舱石的作用、后者发挥着根本性的影响,它们是硬实力的象征;同时,我们处于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需要化解众说纷纭的“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既涉及硬实力也涉及软实力;而面对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方式的转换、群体利益的冲突等,需要防范“黑天鹅”“灰犀牛”的风险隐患,增强新形势下的危机管理能力,这显然需要增强软实力。

冷战虽已终结,但西方国家并未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世界冲突在加剧,引发着人们对文明价值的思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中国发展亟待破解。人文交流与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成为新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工作的三大支柱。以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文明的多彩、平等、包容,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我国中外人文交流思想的基本内涵,更是对时代之问的正确解答。教育是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在人文交流中发挥着润物无声、久久为功的夯实社会民意基础作用。教育合作与交流可以让人们在持续地以理育人、以技成人、以文化人中,厚植中外友好事业的社会基础,联结遍布全球的“朋友圈”。

我们要鼓励大中小学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担当人文交流重要主体作用,开辟多种交流渠道,强化“互联网+语言教学+专业学习+人文交流”等功能,重点支持汉语、民俗、中医药、美食、武术、传统文化等代表性项目“走出去”。我们要以深入做好中外留学、合作办学、协同攻关、人才引进、学位互认等工作为重点,通过扩大教育高水平开放,增进各国对中国发展的了解和对中国道路的认同,积极引导他们知华、友华,共同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教育是打破封锁先锋队

美国越封锁,越说明我们走的路子对。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既不会主动关闭,更不能被动关闭,而且还要主动推进更高水平地开放。面对已经显现出来的西方对我们的封锁迹象,我们更需要勇于迎接挑战,善于主动谋变,以开放破封锁,注重用中国智慧化危为机,注重以信息网络发展谋求变革超越。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特别在高新科技和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在雄安新区、海南国际创新岛、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支持教育率先开放、先行先试,优先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发展领域,注重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科技交流活动,激发区域的教育和创新活力;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中,以更大的开放力度吸引国际优质高等和职业教育资源,促进本土的繁荣昌盛。

在高等学校的高水平开放中,要注重实现“重心下移”,便于高校及其院系更灵活地以多种形式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交流。“双一流”建设大学要认真关注与自身特色相关的世界一流学科发展动态,了解发达国家科技优势领域,分析全球产业链前端供应布局变化,加强学术交流,拓展合作学校及国别,助力国家开放大业。应用型或职业型院校要抓住技术技能类型特征,积极开展与国外同类院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的校企合作,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的劳务输出。

在发挥教育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方面,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教育网络空间,以多种形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面对疫情下教育网络空间的兴起,要注重拓展教育形式,积极开展海外网络教育。开放大学、高水平大学要加强与海外网络教育的交融,主动开展网络教育标准的制定,积极参与全球网络教育治理。“双一流”建设大学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工作,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校区建设,主动与海外大学对接开展受疫情影响的留学生教育工作。

攻克核心技术既是关键也是短板

“十四五”正好处在发展格局的开启阶段,我们需要把关键抓住把短板补上,奠定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关键即纲,纲举才能目张;短板即弱,手中无粮才会心中发慌。“卡脖子”“瓶颈”问题恰恰既是关键也是短板,因此是未来攻坚克难的重中之重。

1.核心技术涉及产业安全和国家竞争力

核心技术一般位居产业供应链的顶端,是花钱买不来的战略性资源,直接关系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国家工业体系的安全,需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但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企业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现实存在着研发人员不足、技术储备不够现象,导致创新能力不足,限制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高等学校有责任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特别是帮助龙头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高等教育要率先融入科技、产业革命,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做强现代制造业为己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在务实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建设大学和行业特色高校要注重发挥知识、人才、科技引领作用,在服务国家发展、促进产业创新中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2.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刻不容缓

现代技术是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是原创性根本性的变革,从0到1的颠覆性突破将引领时代的发展。

高等学校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既包括营造创新的氛围、关注科技前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也包括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童子功”非常重要。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布局,善用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推动教育结构体系的全面优化。特别要对市场吸引力不够的基础学科全面规划,加强建设,通过强基计划等多种必要措施吸引和造就优秀人才,确保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特别是前沿领域的地基牢固。

3.大学要胸怀理想加强合作

走出象牙塔是近现代以来高等教育走向繁荣的重要因素,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引领科技前沿方向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是高水平大学成长的重要法则。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时代新人正在成为新时代我国大学办学和发展的使命要求。

“双一流”建设大学要胸怀民族复兴、国家昌盛、人类进步的伟大理想,把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当作重要职责,想人民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摆脱狭隘的本位主义,加强与产业、区域的协同及与兄弟院校的合作,联合攻关,共同为国争光。

(作者:马陆亭,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