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热点信息 >> 正文
天津创新思路有效化解高校债务
发布时间:2012-05-02    文章录入:    点击:[]

—锁定债务 地费注资公司还息 政府补贴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2-05-02

前几年高等教育事业加速发展,学校加快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筹集建设资金问题;这两年,一片片新校区落成,一座座教学楼耸立,学校要进一步发展,背负的最大包袱是偿还贷款问题。为化解高校债务,天津市创新工作思路,提出了“锁定债务、地费注资、公司还息、政府补贴”十六个字的化解高校债务新举措,实施两年来已收到显著成效,大大减轻了学校的还款压力,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争得了主动。

“建设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是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举措。但是,建设新校区需要筹集资金,这成了困扰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为我们解决难题,使我校的利息支出由2009年的7500万元,减少至2011年的3700万元,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天津工业大学校长杨庆新深有感触地说。

与杨庆新校长有相同感受的还有好几位大学校长。据介绍,2001年以来,天津高校实施了大规模改造和新校区建设,总投资120多亿元,在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也形成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高校债务的化解问题,市长黄兴国强调:“要想方设法为学校发展卸包袱,使学校领导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

经过大量调研,天津市确定了“锁定债务、地费注资、公司还息、政府补贴”的十六字工作思路。具体做法为:以2010年为债务重组起始年度,锁定市属16所高校债务余额100亿元,取得银行支持,将这些学校不同期限的贷款进行重组,统一变更为15年期,宽限期2年,减轻还款压力。由市教委管理,新注册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将部分教育系统土地资源以政府作价方式,为公司注入40亿元资本金。公司封闭运作,主要任务是承载高校债务,筹措资金逐步还债。市政府除了在契税、印花税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外,从2010年至2012年,市财政每年向公司拨付1.2亿元用于统筹偿还利息;同时,市国资、国土房管、财税、规划和工商等部门在公司重组、土地出让、政策扶持等方面也予以积极配合,加快本息偿还进度。

这些措施虽然只实施了两年,但已收效显著。去年一年,公司累计拨付给16所高校4.4亿元,用于偿还银团贷款利息;拨付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3所高校0.6亿元用于偿还小平台贷款本金;市财政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提前偿还高校债务;经公司运作和财政支持,已累计提前偿还了21.6亿元的高校债务,使贷款余额由债务重组时的99.7亿元,降至目前的78.1亿元,累计减少利息支出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