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1-03-12
随着首轮“双一流”建设的阶段性验收结束,2021年,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启动,这必将深刻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现实发展和未来格局。当前,在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会有哪些新动向,高校如何在迎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积极作为,彰显自身办学特色,充分做好教育评价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高等教育》采访了部分来自高教战线的代表委员,为“双一流”建设出谋划策。
夯基础:铸魂育人,阶段性成果令人鼓舞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果令人鼓舞、令人振奋。”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对此深有感触,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中山大学关键办学指标实现倍增,主要可比办学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国内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倍增”计划,持续打造“人才蓄水池”,全方位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迅速壮大了人才队伍规模。学校的招生专业数由126个优化至78个,新建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10个国家急需专业,补足了学科发展的短板,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向记者晒出了学校的建设成绩: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产生了以徐川为代表的“川流不息”的思政工作法;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构建了“专创融合、科教融合、校企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面向国防重大需求,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解决了一批“卡脖子”的问题。在施大宁委员看来,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是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突出亮点,也是建设成绩的“加分项”。
对于建设高校而言,“双一流”建设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实现跨越式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这样描述学校的收获,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一流为目标,精心谋方施策、科学配置资源,不断优化强化办学特色、优化办学布局、提升办学质量,顺利完成了周期性目标任务。学校着力提升教师教育引领力、提高一流学科水平、加快原创研究突破,为高起点开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做好了系统规划。
这一系列重大成就来之不易——自“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建设高校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战略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治理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聚焦服务国家需求,学科布局更加优化,学科优势特色逐渐突出,创新策源功能显著增强;鼓励潜心科研,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建设高校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首轮建设任务,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探索了经验、夯实了基础,锚定了启航的新坐标。
破难题:政策衔接,为再出发做好外部保障
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面临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诸多新问题。如何“破难题”成为摆在“双一流”高校面前的新情况。如何借助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政策红利精准破难题、解新题,是高教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做好支持政策衔接调整。”政策是一种导向,更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扶持和帮助。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期待加大对西部“双一流”高校的支持力度,在公平竞争中兼顾区域布局,推动高校向“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多元配置资源转变,推进高校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同时,在资源配置、人才政策、招生指标方面,要加大对西部和行业型高校的支持力度,加快培养当地和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需求。
对现行的政策,根据实际情形进行必要的修正是代表委员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只有具备自我修正的能力,“双一流”建设才能更好地兼顾效率与质量。陈春声委员认为,想建成世界顶尖的学科需要一定时间,尤其是人才培养很难在几年之内取得明显效果,必须通过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因此,应该适当延长“双一流”评估周期,引导大学建立更加有效的评价机制。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奖励在首轮建设中成效显著或有突出特色的高校。建议推进部省市三方共建,整合政策、经费、产业等资源,合力建设“双一流”。同时,熊思东代表还建议地方政府参照《中央高校捐赠配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捐赠配比等政策,完善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地方高校自身“造血”能力。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政策更加聚焦高校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地方高校释放更多的政策空间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认为,占比达95%的地方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塔基”,其水平的提高对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建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给予地方高校更多的支持。
在政策导向上,代表委员们认为“双一流”建设要鼓励特色,通过多样化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格局。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当前建设“依然存在特色不明显的问题。”他建议,要根据不同类型大学和学科的特点,突出高校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倡导建设高校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上争创一流,避免盲目跟风和同质化办学,推动高校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格局提升和全面发展。
走新路:评价牵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要求我们要走创新的道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而教育评价是重要的导向,因此,教育评价是“双一流”建设再出发的重要牵引力量。
要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放在首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认为,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中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放在首位,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聚焦深化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破五唯”,积极构建既与国际接轨,又能凸显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体系。
要有鲜明的价值取向,聚焦人才培养,主动服务国家需求。王树国代表认为,要全面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格局和区域布局,构建符合中国价值取向,服务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任的评价体系。要通过以评促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体现大学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和历史责任,引导大学主动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也是代表委员们思考的焦点问题。严纯华委员认为,要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全过程、全要素评价,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国际合作。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要有更多的“话语权”,在熊思东代表看来,要重视“制度创新”“生态营造”等“软实力”的建设。要更加重视多元评价,既要有依靠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客观分析,也要有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专家判断,加重高校自评、国际同行互评和师生评价比重。
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行业性大学的特点和地方特色。施大宁委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国防军工特色鲜明的行业性大学评价时,主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和贡献为落脚点,以为行业培养了多少急需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国防解决了多少核心关键技术等要素指标,综合评判“双一流”建设的成效。而汪小帆委员则提出“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上大特质的教育评价体系”:一是凝心聚力抓好学习研讨、培训辅导、宣传引导,打好“龙头之战”;二是凝心聚力强化政治担当,聚焦堵点难点痛点,积极探索指标体系优化,打好“攻坚之战”;三是凝心聚力推动思想升级、行动升级、体系升级、效果升级,打好“升级之战”,加快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善于利用评价体系对教师研究方向进行引流。陈春声委员认为,学校要制订有关评价考核标准,引导老师们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争取大项目,以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组织大团队,以推动学科集群为支撑建设大平台,让我们的教授都立志做大事、能解决大问题。
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是今年两会高教界代表委员们的心声,向着“双一流”建设的新方向与目标启航,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